讒言,說本官借修邊牆侵吞財物,又彈劾本官以私怨更換將帥。

陛下十分不悅,連為本官辯白的兵部侍郎阮勤等人,亦遭陛下斥責。

陛下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這是要包庇萬黨,打壓太子一脈!

最近幾年,太子黨佔據儲君的優勢,朋黨越來越強,已經開始壓制萬黨了。

這讓陛下很忌憚。

再加上,萬黨買通不少六部大臣和御史,最近頻頻上書彈劾。

此次,就算前往調查的工部侍郎杜謙等人,能夠秉公直言。

本官,恐怕也不會有好下場。

所以,還請張御史能收犬子為徒。

本官如遇不測,還請張御史能出手周全,保其性命!”

餘子俊修邊城一事,朝堂已經沸沸揚揚。

花費白銀一百五十萬兩,米豆二百三十萬石。

東起四海治,西抵黃河,連綿一千三百餘里,舊有墩一百七十個,增建四百四十個,墩高寬都是三丈。

勞動人手八萬六千人,耗時數個月之久。

耗費財物之多,勞動百姓之久,都是大明空前,甚至是絕後的。

這些,對於最近年成不太好的朝廷,無疑是非常重的負擔。

所以,就連太子黨的很多人,都不願為餘子俊說情。

這就等於,連自己人都拋棄了他!

張山風躬身一拜:“大人修築邊牆,功在千秋,乃萬世不朽之壯舉!

如今,卻遭奸佞小人構陷,下官定不負大人所望,保餘兄周全。

拜師一事,就免了吧!”

修築邊牆,抵禦外夷,這是多大的功績!

參考始皇帝修的長城,被罵了那麼多年,就知道了。

但是!

哪朝哪代,長城沒發揮作用呢?

這幫文人,就喜歡一邊享受著別人的成果,一邊罵別人勞民傷財。

沒有他們修築的邊牆,你們憑什麼坐在溫柔鄉里,吟風弄月呢?

真以為韃靼人,瓦剌人,就被幾句慷慨激昂的詩詞文章,就能退兵,就能畏懼嗎?

眼見有人認同自己的功績,頓時讓餘子俊熱淚盈眶:“既知邊牆勢在必行,當引為知己,本官敬張御史一杯!”

這些年,很多人抨擊過他,很多人不認同他。

很多人認為,修築邊牆是勞民傷財,是虛耗國力。

甚至,有人貶斥他中飽私囊,藉機吞沒錢糧。

此時,終於有人認同他的做法。

而且,還是為數不多,能將韃靼人拒之國門外的悍將。

餘子俊頓時滿腹豪情,連連稱讚張山風是他的知己。

張山風也非常認可餘子俊這種,不死讀書,不是滿口仁義道德,踏實做事的行動派。

所以,兩人對飲數杯,相逢恨晚。

酒杯交盞,一罈好酒,已經見底。

張山風也覺得餘子俊凶多吉少,所以也就答應了:“既然尚書大人開口,收徒一事,下官答應了!”

餘子俊微笑以應,隨即對著餘寘微微呵斥:“還不快拜師!”

他知道:太子殿下,真正的心腹,從來只有張山風!

現在,張山風就算被貶到天涯海角,都不是個事兒。

只要朱佑樘能登基,翻身——也只是新皇一句話的事情!

餘寘趕緊又跪下,叩了三個響頭。

然後,他拿出一個錦盒,遞給張山風:“拜見恩師!”

張山風也不推辭的接過錦盒。

這是自古的拜師禮,體面人家都會有。

沒當面開啟錦盒,那樣不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