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朱允炆變了?(第4/6頁)
章節報錯
上多言了。
其實,就朱濟熿和朱有燻那樣的,在朱允熥跟前根本不值一提。
他們不僅沒啥可用的資源不說,而且在身份上還名不正言不順的。
但凡他們要有這兩樣的其中之一,也就不會拉上朱允炆一塊了。
良久後,朱標又道:“此事你就別再參與了,也別告訴你皇爺爺。”
不讓朱允熥參與,還是不想讓朱允熥牽扯進宗族不和的這類事務中。
不讓老朱知道,也是不想讓老朱擔心。
朱允熥點頭,應道:“兒子明白!”
之後,朱標招呼楊永保拿來火燭,把朱濟熿和朱有燻寫給朱允熥的那封信,放於火燭之下付之一炬。
這樣做,既是為保護朱允炆,也是為保護朱濟熿和朱有燻。
同時也是告訴朱允熥,只要別再整啥么蛾子,那這事兒就到此為止了。
朱標先後兩道旨意到了太原和北平,私下具體發生了啥不得而知,至少在面上沒引起啥動靜來。
有朱標在前面扛著,朱允熥也沒再操心。
他大部分時間還如之前的那種,幫朱標處理朝政,偶爾去一趟職大和富明實業,每隔兩三日或自己,或隨同朱標按時去看老朱。
這日,朱允熥和朱標打了聲招呼,便去了文淵閣。
姚廣孝在朱允熥不在京中的時候,便隨押送銀子的船隊回了應天府。
不管咋說,姚廣孝進京是受朱允熥所邀請的,他剛一進京就給朱允熥送了拜帖。
只是,幾日時間朱允熥忙的厲害,一直沒抽出時間見要姚廣孝罷了。
今日終有了些時間,來見姚廣孝的同時,順便也看看大殿的編撰情況。
富明實業至少有一半的收益都用在了這上面,也總得看一下其中的程序如何了。
進了文淵閣,各種各種的書籍堆的到處都是,一些或著官袍,或著長衫之人正在這一巨型書山之中奮筆疾書。
朱允熥進來竟也沒讓這些人有任何表示。
由於是在宮裡活動的,朱允熥還穿著蟒袍呢,但一些人不過只是抬頭看了他一眼,便再連個眼神都沒再給他了。
這麼多年了,他的存在感還是第一次這麼低。
朱允熥在人群中找了大半天,找到了一身僧衣剃了頭髮的姚廣孝,徑直走到了他的跟前。
“道衍大師。”
歷史上,人多說是姚廣孝攛掇朱棣謀反的,但就當時那種情況來看,朱棣他若不起兵等待他的必然是死路一條。
人被逼到了那種絕境之上,除了奮起反抗還能怎麼辦?
反倒是靖難成功之後,姚廣孝拒絕了朱棣高官厚祿金銀美色的賞賜,還堅持以僧人的身份繼續修行。
從這一點上看,就挺值得稱頌的。
聽到喊聲,姚廣孝這才從桌上連成片的書籍中抬起了頭,見到是朱允熥,雙手合十唸了聲佛號,喊道:“殿下!”
朱允熥也回了一聲,抬起頭笑著道:“大師能回來擔任大殿的編修,此乃為朝廷的榮幸。”
先不說別的,光是姚廣孝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赫赫之名,便就不是個泛泛之輩。
在朱允熥過來的時候,朱標也對姚廣孝給予了肯定。
姚廣孝還沒過來的時候,解縉作為總編纂,無論是人還是書都由他來管。
可解縉那脾氣都知道,他除了要求參與編撰之人工作的時候一絲不苟,還要求他們私下德行不能有虧。
按照解縉那個標準本就挑不上幾人,再加之誰要是在編纂期間出了差錯,還會被踢出去。
這樣一結合,又能找出幾個真正讓解縉滿意的,大典編撰的進度自然也就因此停止不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