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朱允炆變了?(第5/6頁)
章節報錯
還是姚廣孝來了後,放寬了挑選編纂者限制,這才得以使編纂者達到了近兩千人。
最重要的是,姚廣孝沒來之之前,因解縉嚴苛的挑選進度,讓很多想要參與編纂之人始終不得進入。
要知道,這些人正是為了能參與大典的編纂,所以才放棄了朱允熥經手富明實業的彈劾。
因為這,這些人沒少轉而在朱標跟前狀告過解縉,
對於此事,朱標也曾找過解縉。
但解縉卻堅持自己的沒錯,他認為既然把這事兒交給了他,那他就要做到最好,要不然大可裁撤了他這編纂。
正是因為解縉這脾氣,才能做了編纂大典這種一絲不苟的事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世上沒有比解縉更合適幹這事的人了。
對於這,朱標也無可奈何。
直到姚廣孝來了,朱標把大典編纂人事方面的事情交給他,只讓解縉負責大典的內容,編纂的程序這才加快。
“殿下謬讚了。”
“貧僧能得殿下的賞識,也是貧僧的殊榮。”
說話的功夫,姚廣孝把朱允熥請入不遠處的茶水間。
大殿編纂的時候需要絕對的安靜,這茶水間就是為了有訪客的時候用的。
朱允熥跟著姚廣孝進去後,很快有書吏送上了茶水。
姚廣孝還沒和朱允熥見面的時候便對他評價很高了,見了面之後便和朱棣說當初預備送他的那頂白帽子怕是辦不到了。
同時還說,朱允熥的野心不會只在區區大明,而朱棣若想建功立業也不用只侷限於大明瞭。
總之,姚廣孝對朱允熥評價很高。
當初朱允熥和朱棣受足利義滿相邀訪問,姚廣孝就曾與朱允熥有所接觸了,由此也見識到了朱允熥的手腕。
對朱允熥,姚廣孝是認可的。
若非朱棣也是一代可輔左的雄主,姚廣孝都有改換門庭的打算了。
最重要的是,他能感覺到朱允熥是瞭解朱棣那種噴薄欲出的雄心壯志的。
但,卻從未曾懷疑過朱棣。
每佈局一步都把朱棣當成可用的大將,每一步都把朱棣放在了刀刃之上。
非有大魄力之人,不可能如此做的。
倭國的重要性朱允熥不是不知道,如若不然他就不會在倭國佈局這麼多。
但即便如此,朱允熥還是把重中之重的倭國交給了朱棣。
不僅如此,還把朱高煦朱高燧放到了朱棣身邊。
他們兩兄弟頭腦雖然不夠,但卻絕對是衝鋒陷陣的好手。
父子三人聯合以倭國作為跳板,他們有千百種方法讓倭國徹底脫離大明的控制。
但,朱允熥對朱棣一直信任如初。
哪怕如朱棣這樣一代雄主,在朱允熥這種收買人心手腕之下,也心甘情願做朱允熥大業下的急先鋒了。
“四叔還好嗎?”
朱允熥先笑著和姚廣孝聊起了瑣事。
對於姚廣孝,朱允熥同樣很器重。
就歷史上姚廣孝做的那些事情,朱允熥無時無刻不想把姚廣孝收入囊中。
但他非常清楚,姚廣孝雖不是名士卻有名士的風骨,他自選擇了朱棣之後,那就絕對不會再伺二主了。
他若提出這樣的想法,不僅辱沒了姚廣孝心中的自尊,也會在朱棣心中留下刺的。
所以,朱允熥對姚廣孝只是借用。
不論情景如何變遷,姚廣孝都將永遠是朱棣的私人。
“挺好的。”
“現今倭國的事情基本都已經理順了,很少再有用出兵的時候了,不過畢竟是外邦,想要徹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