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藝辰(第2/2頁)
章節報錯
公司,不再做轉口貿易,而是直接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
這一點跟穆青他們集團公司的想法不謀而合。
跟穆青所在工廠合資的香港公司,名字叫藝辰,是一個家族企業。
老父親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做陶瓷生意,後來生意越做越大,去世後,也就把生意留給自己的子女。
兄弟姐妹一共四人。現在相當於四個老闆,大姐李賢,二姐李慧,三哥李江,小弟李濤。
大姐李賢年齡大概四十五歲左右,最小的李濤三十五歲左右。
李慧和李江移居美國,在美國建立了一家公司,為了區分香港公司,一直叫美國藝辰,香港公司叫香港藝辰。
聽呂先生介紹,美國藝辰的生意一直都不是很好,需要香港公司不斷輸血才能維持。
穆青問呂先生:“為什麼美國公司的生意一直都不很好?”
呂先生說:“美國市場原有供應商大部分是美國人,有自己的文化,跟我們會有區別,不是很容易就會接受外來公司。”
“另一方面,應該也不相信我們可以做出高品質的產品,所以美國藝辰想要在美國創立自己的品牌,不會很容易。”
穆青想,恐怕集團公司如果想在美國建立自己的機構,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呂先生問穆青:“聽湖南這家花紙廠的總經理講,你們很多花面都移走,拿去你們本地花紙廠生產了?”
穆青回答:“也不能說很多吧,是有一些。”呂先生繼續問:“為什麼不在這家花紙廠做了?”
穆青知道,這恐怕有梁亞靜的私情在裡邊,但肯定不能這樣講。
於是就說:“本地花紙廠畢竟離得比較近,有些問題處理起來會比較方便。”
“另外就是沒有運費,一般都是本地花紙廠直接開車送到我們工廠。”
呂先生說:“如果湖南這家廠願意降價,願意承擔運費,也承諾如果你們遇到花紙方面的問題,只要你們一個電話,保證在最短時間趕到貴廠,是否可以考慮把以前移走的花紙再移回來?”
穆青很奇怪,香港公司難道參與這家花紙廠的經營?怎麼會管這些事情?
就問呂先生:“呂先生,您為什麼會管這些事情?”
呂先生看出穆青的疑慮:“其實我們跟這家花紙廠的合資形式,跟你們工廠是一樣的,不負責生產經營。”
“一方面因為需要在這裡採購花紙,另一方面需要他們幫我們設計花面,以便提供給客人參考,爭取到更多訂單。”
“目前這家花紙廠因為訂單量不足,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恐怕再沒有訂單很難維持。”
“香港藝辰跟這家花紙廠已經合作多年,各方面都很熟悉,而且一直合作都很愉快,希望能幫他們一把。”
“否則香港藝辰就不得不另找其他花紙廠合作了,其實幫他們也就是在幫香港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