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輔臣的不斷鼓說下,祥瑞的事越傳越奇。

最後竟然說每個字有山嶽般高,蟲蟻有一人多大。鳳凰降臨,百鳥下跪,最後還是鳳凰銜木點燃了那六個大字。

有些人信,有些人不信,但多數信了其中的一部分。

而隨著祥瑞越傳越來,軍心、民心莫名的安穩了起來。

畢竟,大明還有三百年國運呢!那麼擔心幹嘛?

李自成下令停止了進攻,大軍駐紮在原平,在崞縣留有數千士卒,以監視明軍的動靜,並向代縣和寧武關方向派出了不少斥候。

之後是否會繼續進攻,誰也說不準。

但看似,闖軍已經沒有那個餘力了。

朱由哲和周遇吉都沒有放鬆警惕,畢竟剛吃過大虧。向南派出了無數斥候,意圖探清闖軍的一切動向。

而同時,此戰的戰損也統計出來了。

戰死,連帶被俘的,有一萬兩千之眾。傷者數千,在現今的醫療條件下,最終應該有四分之一都難以活下來。

兩個總兵,周文英戰死,王承胤投降。

參將王進朝身受重傷,依舊因指揮不利而被朱由哲貶為遊擊將軍。

糧草被燒了數千石,軍需也丟棄殆盡。

周遇吉跪倒在地,向朱由哲請罪,言說這一切都是他的指揮失當。

但朱由哲知道,他是在為自己背鍋。自忻州設伏李自成之後,全軍上下都懈怠無比。

他們沒想到,李自成受了重傷後,依舊能如此反擊?

而這一戰,將明軍各自為戰,軍心不齊,戰力低下,毫無戰意等諸多問題顯露無疑。

周遇吉雖然被朱由哲提升為山西總督,但無論是周文英,還是王承胤,誰會聽他的?

而朱由哲自己除了在穩定軍心方面對他有所幫助外,其他方面更是幫不上任何忙,還要他分兵保護,唯恐自己出了什麼事。

朱由哲嘆了一口氣,上前扶起周遇吉,“周愛卿,朕在此,如何能讓你承擔戰敗的責任?況且,此戰若不是你,必然兵敗如山倒。好在此刻代州和寧武關還在我們手裡,也不算敗的太慘。”

周遇吉站起來,臉色有些難看,“陛下放心,臣必死守代州。”

朱由哲擺了擺手,“能守則守,不能守就撤,盡力就行。實際上,此戰戰敗對於我們也未必是壞事。”

看周遇吉不解,朱由哲說道:“周文英戰死,王承胤投敵,你不就可以隨意整編他們手下計程車卒了。朕相信這些士卒在你手下能發揮比在他們手下數倍,乃至十數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