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瀛州馬政(第1/4頁)
章節報錯
時來運轉,埃裡克·馬丁最近小日子過的相當滋潤。
六年啊,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熬過來的。
最開始作為海盜船上的奴隸槳手,沒有自由,暗無天日,能夠走出船艙見一見陽光,就是那時最大的奢求。
潮溼發黴的船艙,腐敗的食物,永無休止的鞭打,同伴一個接著一個死去,面對死亡,除了麻木也就沒剩下別的。
埃裡克是幸運的,活了下來,並被賣給安卡拉的一位貴族老爺。
他被丟進馬廄,同老爺家的幾匹馬生活在一塊兒,同睡同食,終於有了稻草可以作為床鋪。
幸福的日子沒有多久,老爺家的一匹小馬駒死了,這本同他無關,小馬駒出生時就是個畸形,但老爺的管家還是狠狠抽了他一頓,並割去了他的一隻耳朵作為懲罰。
半個月啊,埃裡克用馬糞上長出來的蘑菇球粉末塗抹傷口,救活了自己。
從此,他愛上了馬糞的味道。
重新活過來的埃裡克又被賣掉,而這一次的經歷簡直可以稱為傳奇!
漂洋過海,居然來到大陸的另一側,傳說中的秦國,現在這個國家自稱大明。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新主子竟然是皇族。
大靜縣,埃裡克的新家!
對,這就是家!有房子有女人,未來還可能有幾個孩子?這真是埃裡克做夢也不曾想到的新生活。
今天,埃裡克終於見到了傳說中主人,大明帝國的皇子,仁慈的東方海洋之主,瀛王。
朱老七也是大奴隸主,而且是國際化大奴隸主。
北非海盜團倒賣的南歐人、奧斯曼倒賣的羅斯人、天竺倒賣的自己人朱老七全都有。
之所以搞這麼多奴隸,並不是因為勞動力短缺,這些奴隸都不便宜,屬於奢侈品。
從奴隸中篩選出一些有用的人,才是朱老七的真正目的。
金錢同權力一定掌握在精英手中,但知識同技術卻未必。人的眼睛在向上看的同時,也要偶爾俯視一下。
譬如烤麵包,做乳酪,種植葡萄啤酒花,釀酒,養馬這些手藝有幾個是貴族能精通的?就還是掌握在普通人手裡。
相比於以色娛人的女奴,朱老七覺著一些有手藝在身的外國奴隸或許也能給大明帶來一些改變。
改變還是有的,比如巧克力這個玩意就被提前鼓搗了出來,只可惜可可豆太少了,好不容易弄過來的可可樹樹苗也特釀的死了,不知道啥原因,總之就還是要重新引進樹種,不停的嘗試。烤麵包草莓醬的味道也不錯
有艾利西亞姐妹在,朱老七也沒少了吃歐羅巴大餐。
遠來的和尚會念經,一些舶來品同生活方式,也在不經意間改變著瀛州。
對於這種改變,朱老七樂見其成,而且大力推動。
大靜縣就有一批王府奴隸,被委派過來經營一處馬場。
大靜縣有大大小小牧場31座,絕大部分為私人經營,牧場主來源很廣,以遼人為多,也有歸化的蒙古同女直人,牧場不僅僅養殖馬匹,也養殖牛羊。
王府在大靜經營著兩處馬場,一個由歸化的蒙古漢子脫歡負責,一個由法蘭西尼斯人埃裡克·馬丁負責。
但兩人,朱老七還是第一次見。
各自視察過,朱老七一陣感慨。同樣養馬,兩座馬場的養殖方式卻截然不同,脫歡馬場以放牧為主,畜牧為輔,埃裡克卻剛好相反。馴馬方式也是兩種風格,前者毫無花哨,講究實用性,而後者則將養馬玩成了藝術。
也可以理解,蒙古養馬是為了生存,一個始終在生存邊緣掙扎的遊牧族群沒時間沒精力去玩那些花裡胡哨的玩意,雖然馬匹是遊牧民族生存的根本。而歐羅巴有所謂騎士傳統,馬匹具備權力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