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澳不因一部分葡人的離開而凋零,朱常瀛帶來的不僅僅有軍隊,還有商人,即便在本土,瀛王也擁有著大批擁躉。

葡人不知道,大明真正的招財童子不是貼在門上的那個,而是就在他們身邊。

招財童子走到哪裡,哪裡就是風口,註定掀起一波造富運動。

在香山澳居兩日,朱常瀛忙碌如陀螺。

同廣東官員開了兩次會議,第一次為見面會,混個臉熟定基調,第二次為介紹會,這是重頭戲,小冊子一本本發下去,將市舶司,商稅改革方案一股腦砸過去,就慢慢消化吧,為了我大明的繁榮富強共同努力。

同葡人代表開了兩次會議。第一次,葡人要求社群自治,被朱常瀛一巴掌扇了回去。第二次,葡人代表請求設立商會,協調內部矛盾;請求可以參與大明沿海轉運貿易,前者准許,後者又被退了回去。

內貿只可大明國人參與,原則不可破。

開玩笑,全球第一大市場,沒點市場準入限制條件怎麼能充分體現身為大明人的優越感呢。

對於常駐香山澳的大明商賈以及聞訊趕來的紳商,朱常瀛也給予他們一次謁見的機會。

一句話,開海!

自此而後,兩廣貨物可以經由海運溝通數省,直入京師!

荔枝、龍眼、蔗糖、香蕉,木材、鋼鐵、藥材都可以運,因運費降低而縮減的成本將以十倍來計。

而因為運費低廉,原本不適宜跨省販賣的貨物也成為可能。

譬如連宮裡都數著個數派發的荔枝,是否能借由海運進入北方富戶之家?

可以,當然可以,連著枝椏一起運輸,沒準到了天津葉還是綠的。

怕船翻賠的血本無歸?別怕,咱這有保險,萬一有事也可以收回本金,不至於賠的典當褲衩。

什麼,你家孩子要乘船進京趕考?

可以,省去舟車勞頓,快速直達,早些備考,祝你家娃金榜題名,狀元及第!

疍戶賤民為亂,請派水師清剿?

少給我扯淡,疍戶在我瀛州皆為良民,陸上建房種田,海里搏浪捕魚,軍中廝殺立功,天下最善水者,莫過於疍民,是瀛州水師的重點招募物件,這樣的人才你同我說他是賤民,而且還不許人家登岸,不許人家科考?

好吧,你們不要,我要!便在市舶司編戶齊民,為我瀛州子民。偌大的大明朝,竟然容不下幾家疍戶,可笑至極!

時間匆匆,這一日清晨,朱常瀛登上座艦,前往懷遠驛,真正的廣東市舶司衙門所在。

剛剛上艦,以張明岡為首的廣東官員便被小小震驚了一下,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看什麼都好奇,嘖嘖驚歎之聲不絕於耳。

這也難免,趕走香山澳的葡夷一直在朝中呼聲極大,經濟上雖然有利,但軍事上威脅太大,譬如香山知縣蔡善繼,就是堅定的驅逐派。只不過葡夷船大炮利,動用軍隊少了打不過,大規模調動軍隊財政又吃不消,加之葡夷上下賄賂,才導致如今的局面。

往日裡忌憚的,卻不想自家原來也有,這船板、這火炮、這漆面,站在船頭觀山海,胸中豪情萬丈升!

張明岡撫摸著一門火炮讚不絕口,“有此鉅艦利炮,我大明海疆再無禍患矣,殿下功大莫焉!”

朱常瀛搖了搖頭,嘆息道,“暫時看確實如此,但將來卻未必。”

張明岡微微愣神,問道,“這是為何?”

“馬尼拉的西班利亞人,見庵公可聽說過?”

“略有耳聞。”

“此夷母國在歐羅巴,似這樣的戰船不少於200艘!更有戰艦大過此艦兩倍,配備火炮70門,乃至於80門。歐羅巴還有兩國,一稱尼德蘭,一稱英吉利,其戰艦數量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