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同周總管報告高寀一案過程以及細節之後。

朱常瀛仔細覆盤,並沒有什麼把柄落落在別人手裡,至於別人怎麼猜測那是他們的事。

有猜測沒證據,這就是朱常瀛要達到的目的,震懾!

搞倒了一個高寀,他手下二百多跟班散夥,而這兩百多人又各有手下。可以說,每一名礦使都代表一個大型黑澀會組織。

算來,瀛州府又做了一件萬家生佛的好事,只特釀的有些可惜,這名聲最後卻要被文官佔去,不用揚他瀛王的名。

朱常瀛默默為周順昌記了一筆,這廝欠他人情,早晚要還回來。

高寀的贓款一入庫,瀛王府便賠付了商賈損失。

信譽標杆一定要立住,不能折了!

萬曆三十七年四月底。

稍稍平復的澎湖港又熱鬧起來,礦工大軍殺到!

按著原本計劃,只招募500戶。

但讓朱常瀛有點傻眼的,竟然來了1000多戶,也不能這樣說,有一多半來人光棍一條,真正帶家屬的也就400多人,攏共2300多口子。即便攜帶家屬的,也是父子、兄弟居多、女人則不超過50,更沒有老人孩子啥的。

還是大意了,這些招募來的礦工就是奔著金子去的,有瀛王府生活費拖底餓不死,若沒有收穫,一年期滿就拍屁股走人,貌似就沒有安家的打算。

這怎麼能行?

110戶苦哈哈的淮安府移民以額外收穫10兩安家費為代價,劃入此次移民大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對土地異常執著的那種。

4艘戰艦,12艘商船,500名士兵,25名文職,12名礦業商行職員,2800多移民。

遠征軍負責人,馮志。原船長,琉球海戰軍功第一。

大明黃金礦業商行大掌櫃,程大力。原板甲廠副廠長,大鐵匠程奎家老三,既有管理能力又懂冶金,還在知行學堂進修過兩年夜間補習班。

在用人這一方面,朱常瀛態度極其堅決,所有基層必須是學堂畢業,或者經過短期培訓過的,而後再慢慢擢升。慢慢的,這些人將是瀛王府的主力軍,頂樑柱。

至於現在的王府高層,文官是革新派,能同朱常瀛尿到一壺;武官則清一色的學堂畢業生;商行的領導層也是如此。

而所謂的歷史名人,朱常瀛不是很在意,別說沒聽過,就算聽過的,也必須在學堂裡泡一泡,泡不成功就滾蛋。當然也沒人來,至今為止瀛州一個舉人也沒撈到。

一水之隔,這裡就是莽荒野蠻之地,倒也好,落得個清淨。

五月初三,移民大軍誓師起航,鳴禮炮歡送。

行程:澎湖、屏東、北呂宋美岸、巴拉望島瑞安、北婆羅洲亞庇、西婆羅洲坤甸。

這就是打造南洋據點的目的,一條相對安全的航線,一路有補給,傷病可以靠岸就地安置。

移民不是水手,經受不起長途航行,船隻也不是萬噸巨輪,需要港口躲避風暴。

紅毛夷那種一艘船死一半甚至更多的冒險方法,不是朱常瀛能玩的,起碼不能拿老百姓來玩,不然誰還敢來?

3300多人,在大明啥也不是,但拉去婆羅洲,就是可以稱國的存在。

此行任務:軍事佔領坤甸,奪城設縣。

那個自稱為奧斯曼或者阿拉伯某地後裔的小國王是個宗教的狂信徒,自覺高人一等又搞差別待遇,打壓明商的嘴臉令沈興很氣憤。

那裡有一部分明裔在定居之後似乎也不再甘心向小國王繳納高額租金以及沉重稅收。

那裡還有一種木材遇水不腐,越泡越結實,船隻龍骨的最佳材料,沒有之一。

那裡還有一些成熟的田地以及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