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的礦坑

好處數不完,而小國王的子民不比這一支船隊的人數來的多。

朱常瀛攜王妃沈沛姝親自送行,直到艦隊消失在視線之外方才迴轉。

其實朱老七很想親自走一遭,然而不能。

同馬尼拉的臨時協議充其量是一份停火協議,只落實了雙邊貿易,領土則懸而未決。胡安給的回覆是這份協議需要西班利亞皇帝批准,其實就是不甘心,心存僥倖。

且不管他,朱常瀛決定把手中的五座城鎮經營起來,有很多事需要去做。

袁可立已在澎湖望海樓小住七日了,房租很不便宜,這讓管家常安心疼的直咧嘴,明明有引薦信,但老主人就是不用,真是令人頭疼。

“常安,把引薦信找出來!”

“好咧,大老爺!”常安老臉笑開了花。

其實也不用找,開啟箱籠就是。

出望海樓,迎面便是一條繁忙主街,街道寬闊,可容兩車並行,石板鋪路,中間一線褐色石板將主街一分為二,有告示牌曰‘靠右通行’。

誰若反向,就會為人鄙夷。袁可立初來時便遭人白眼,還被迎面推車的漁夫好生教育了一頓。

出門要講禮儀啊,你擋路了不知道麼,信不信爺爺甩你一身魚糞?

袁禮卿大半輩子也沒被人這樣折辱過,氣得要死,常安更是要同魚販拼命。

,!

但現在來看,極好!

路上的馬車極多,兩輪四輪都有,形色各異,雖然在北塘也見過四輪馬車,但卻沒有這般普及。

嘗試乘坐,極好!

十字街口,豎立三人高石碑一座,一如北塘那般做法,將各行各業四稅刻印,供人觀瞻。

何謂四稅,經營、契稅、清汙、修繕。

袁可立將這份稅碑抄錄並仔細看過,契稅、清汙、修繕依建築面積而定,經營則依行業而定,比如萬春樓這樣的風月場所,一杯酒有半杯要揣進王府的口袋,賭坊也是如此。

同樣的碑刻,在碼頭有,在工坊區也有。

碑不換稅不變,廣而告之,極好!

內陸所來人等,都被移民司拉去瀛州幾縣分田開荒。

瀛州地多人少,極好!

臨近王府別院,又見一樓,名曰‘瀛州銀行’。

據袁可立所知,王府文武公職,商行職員憑票領俸祿,隨取隨用。

袁老初時以為這玩意是類似於大明寶鈔這種垃圾,問過之後,解釋曰‘此乃存摺’。

王府之人調動頻繁,家眷用錢不便,是以瀛王設立銀行,有記錄在案之公職,父母妻子皆可畫押取銀,僅限正常俸祿,其餘收入則不可,一地一用,不可異地支取。

譬如人在琉球,其家眷亦可在澎湖支取俸祿度日。

百姓也可存取銀兩,存摺工本費三錢,再無其他費用。

兩月前,瀛州銀行又發行圓形銀幣,有一兩、五錢兩種面額,與銀等重,正面蟠龍戲雲,背面日月瀛州旗,上書‘大明瀛州府通用’,下書‘萬曆三十七年’,形制統一,鑄造精美。

凡王府職員俸祿皆調整為以銀元制發放,百姓取用自便。

袁可立手中就有這種銀幣,紅毛夷的銀幣也有,兩相對比,銀含量幾乎相同,但瀛王府鑄幣更為精美。

支取交易十分便利,商賈百姓趨之若鶩,極好!

種種極好,令袁可立心癢難耐,似乎於烏黑之中得見一縷熒光。

來到王府院前,拜帖奉上。

不一會兒,一對小夫婦從樓中走出,並肩而行,眉秀目炬,神采飛揚,一同前來迎接。

朱常瀛邊走邊心裡暗笑,這老頭,總算是考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