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左王(五)(第3/3頁)
章節報錯
難把控。”
楊鶴輕輕擺手,目光堅定:“洪大人,治水尚知疏堵結合,平亂亦是同理。安撫可解百姓倒懸之急,使其重歸王化,此乃長治久安之策。”
兩人各執一詞,營帳內的氣氛愈發緊張起來,究竟該如何抉擇,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棘手難題。
在宜川,成材知縣也在努力改善民生。他親自下田,鼓勵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
“知縣大人,這荒地開墾不易,且水源難尋。”一位農夫面露難色。
成材鼓勵道:“鄉親們,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克服困難。我已向上申請,會有一些物資援助,助大家開墾。”
而王左掛率領的起義軍退往清澗後,內部也發生了分歧。
“大哥,我們如今兵敗,是不是該換個策略,那洪承疇不好對付。”一名起義軍將領說道。
王左掛眼神中透著不甘:“換什麼策略?我們只是一時失利,待重整旗鼓,定要再殺回韓城。”
但也有一些起義軍將士認為應該與朝廷議和,謀求一條生路。
“大哥,我們起義本就是為了活下去,如今朝廷若能赦免我們,給我們一條活路,何必再打下去。”
王左掛大怒:“住口!我們與朝廷勢不兩立,只有戰鬥到底。”
這種分歧使得起義軍內部矛盾重重,戰鬥力也有所下降。
洪承疇得知這一情況後,決定抓住時機,進一步打擊起義軍。他向楊鶴建議:“總督大人,如今王左掛部起義軍內部不穩,我們可出兵清澗,趁其內亂,一舉擊破。”
楊鶴有些猶豫:“此舉雖有機可乘,但我軍剛經歷韓城之戰,也需休整。”
洪承疇道:“大人,兵貴神速。若等他們內部矛盾解決,恢復元氣,再想剿滅就難了。”
最終,楊鶴同意了洪承疇的建議。洪承疇再次領兵出征,朝著清澗進發。而這一次出征,又將在明末的歷史畫卷上添上怎樣的一筆,眾人皆拭目以待。
當洪承疇的軍隊逼近清澗時,王左掛的起義軍內部還在激烈爭吵。
“你們這些懦夫,若想投降,就別再跟著我。”王左掛憤怒地吼道。
“大哥,我們不想死啊,這打仗何時是個頭。”一些起義軍士兵哭訴著。
就在此時,哨兵來報:“洪承疇的軍隊來了,離清澗不遠了。”
王左掛一驚,趕忙組織抵抗:“都別吵了,先對付官軍再說。”
但此時起義軍已人心惶惶,戰鬥力大不如前。洪承疇兵臨城下,觀察著清澗的城防。
“這清澗雖有防禦,但起義軍士氣低落,我軍可先圍而不攻,待其軍心徹底瓦解。”洪承疇向手下將領佈置戰術。
官軍將清澗城團團圍住,斷絕了城中的補給。城內的起義軍開始陷入困境,糧食短缺,人心浮動。
“大哥,我們沒吃的了,這可怎麼辦?”一名起義軍士兵焦急地問道。
王左掛無奈地看著四周,他知道,這一次,他們陷入了絕境。
而洪承疇則在城外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起義軍最後的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