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後來人看當時人(第3/3頁)
章節報錯
確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為了家族卻背叛了春秋社的規矩,這讓他在內心覺得自己是叛徒,背棄了同期的其他人。
.........
與此同時,遠在梁房口的賈璉比順天府更快查清事情的始末。俞鶴倫在事發的第一時間就派人下去查,但現在賈璉手上拿著兩份內容相近的調查報告,一份是俞鶴倫給其他三系的交代,一份是淮陽侯府的調查結果。
相同的地方是那個倒黴蛋想要的大生意確實是漕運系勳貴的生意,甚至連賣給這個倒黴蛋的那條三百石船都是漕運系的,俞鶴倫在信裡坦言是手下人為了更快地賣船設的套,既賣了船也不耽誤生意,後來不給倒黴蛋生意是因為十月同三系勳貴達成了協議,生意都轉到八百石和千石船上了,而後續的高利貸買賣和他們毫無關係,他們以濟城侯府的名譽作保。
淮陽侯府查得更深些,高利貸買賣的資金是摸不見看不著的,查錢無異於大海撈針,淮陽侯府盯上了在江南兩淮做高利貸的白手套,抓到其中一個,在刑訊逼供下,吐了實情,他們手上的錢來源很複雜,有勳貴家的、有大商人家的、有本地士紳家的。被抓的人苦苦哀求,說絕不是他放的款,就是放了款,他也沒船賣呀!
淮陽侯府的老刑名察覺到異常,懷疑這是一個和漕運系一樣的套,就派人去查了五百石船的來源。查出這條船在漕運衙門的登記冊上最初是臨安伯府的船,這很尷尬,臨安伯是江南系勳貴,同賈家關係密切,但幸好臨安伯府的人說在去年五月船隻就被轉手賣給了蘇州的絲綢商。
但接著往下查發現了難題,這個商人在今年二月破產了。白崇寓的父親講這個商人由於去歲絲綢價格下跌競爭不過春秋社手下的商人,大虧一筆,絲綢賣不出去,買來的船也是虧的,交不上桑絲的貨款,被人狀告到金陵織造局,金陵織造局就把他的家產給查抄了。那條船很可能是織造局在冊的抵押物,按道理是要連同這個商人的其它資產一同拍賣的。
查到這,淮陽侯府查不下去了,金陵織造局是內府皇商的地盤,但他們透過織造局的小吏查到這個商人的其它資產還在冊,但這條船已經從賬冊上消失了。
到了這,賈璉也看明白了,這個倒黴蛋一連踩中兩撥人分別設的兩個套,家產被騙得一無所有,至於那條五百石的船多半是被織造局裡的某個人給沒了,放到行市上賣的。
高利貸的主謀賈璉心裡有了猜測,不過他沒來由的擔心起一件事,寫信給了蘊兒,要她去查件事。而關於這件事的處理,賈璉寫信給謝鱗,要他關注胡之問決意把這件事往哪個方向上引,最後都察院和刑部查到了誰身上,胡之問的目標就是誰。
特別囑咐不要把淮陽侯府查出來的結果輕易透給俞鶴倫,他要看一看胡之問的手段,怎麼個禍水東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