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留有後招(第1/2頁)
章節報錯
還未到賞梅宴上說的三日之期,各府就都將募捐給北境將士的銀子送來了。
除卻很少一部分諸如雲國公府、忠義侯府這樣的,單純是真的全憑心意募捐了大額銀兩,其餘的就有那麼點“以錢贖刑”的意味了,在要命和要錢之間,都乖乖選擇了保命。
太子蕭承昭到長月殿裡專門闢出來放銀子的宮室一看,也不由得咂舌,“短短兩日,就募捐了這許多,由此可見,這些人平日可沒少貪。”
蕭月卿懷裡抱著貂兒,給它順了順毛道,“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更何況是這盛京城中的官員,一年到頭四禮八節,夏日的冰敬,冬日的炭敬,名目甚多,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甚至關乎來日考評升遷,哪個不是削尖腦袋,真金白銀的找門路往上送。”
“這次還是要多虧了阿姐,想出這樣的主意,不然到了這些人嘴裡的銀子,哪是那麼容易吐出來的。只是可惜了,不能將這些貪官汙吏統統處置正法,以振朝綱。”
軍餉貪墨一案,雖前面抓了那許多人,可查到如今,真正證據確鑿,能夠定罪論處的,也不過戶部的幾個郎中、給事罷了。姐弟二人都明白,這已經是他們能力範圍內,能夠爭取到的最好結果,起碼能夠敲山震虎,讓那背後的黑手有所收斂,消停一段時日。
“不急,來日方長,總有清算總賬的時候。只是如今殺了這些人對貪墨軍餉一事並無多大益處,不如先留他們一條命,讓他們自己心甘情願的掏出銀子,才是正事。”
況且此事最終的源頭不在戶部,前世因貪墨軍餉一事,導致北境軍中糧草供應不及,最終兵敗。事後徹查時,也只查到崔互、王敬等人頭上,直至昭兒登基,重新徹查此案,才發現這些人都只是馬前卒,背後那人,居然是薛太后。
“阿姐,其實我擔心的是,銀子現下他們拿出來了,可是誰又能保證這一次就不再有人貪墨,能將銀子都用在北境軍事上呢?”
“昭兒,你能想到這一層,很好。所以我當日給舅舅回信時,已讓他留了後招,想必不日軍中急報也該送到京城了。”
三日之期已滿,蕭月卿同蕭承昭帶了此次募捐的賬冊,查處貪墨一案的若干口供證詞,去向泓衍帝覆命。
汪昱呈上後,泓衍帝草草翻了一遍,又看了能夠定罪論處的犯事官員名單,都是些小魚小蝦,籍籍無名之輩罷了。
將一干證詞口供都甩在案上,泓衍帝怒極反笑,“短短三日,募捐共計一百二十六萬三千八百兩,都快趕上從國庫裡撥給北境軍中,一季的銀錢數額了。朕竟不知,他們都這般有錢!還有太子,查了這麼久,就查出這些來嗎?!”
蕭月卿道,“父皇息怒,太子年幼,在朝堂中又無甚根基,能查處到這一層,已是盡力了。”
蕭承昭也趕緊請罪,“兒臣自知能力不足,還請父皇恕罪。只盼父皇能夠早日養好身子還朝,主持朝中大事,兒臣才能安心。”經歷了前番種種,蕭承昭很明白自己此時應該藏鋒守拙,正如阿姐所說,韜光養晦,以待來日。
姐弟二人先前在長月殿就已經合計過,如今徹查貪墨一案,抓人訊問得罪人的名頭叫蕭承昭擔了,變著法巧立名目要錢才能放人的名頭叫蕭月卿擔了,兩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可以說是裡外不討好,如何還要受泓衍帝這一番責問,於是便弄了這麼個軟釘子在這兒等他來碰。
看著一雙兒女在自己跟前低眉順眼,麵糰兒似的好脾氣,泓衍帝一時也再說不出什麼來,反倒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過了。
又想起之前說的若辦得好,要給蕭月卿賞的事,乾咳一聲,轉了話頭,“華鸞,可想好同父皇要什麼賞了?”
蕭月卿一副靦腆小女兒家的情態嗔怪道,“哪有父皇這樣問的,只要是父皇給的,那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