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國強大的武力面前,看似不可收拾的暴亂被很快的平定。

在絕對的武力面前,任何的反抗都是徒勞。

張鎮最終都沒等來鵬樓,他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難道是自己被拋棄了?

悔不當初啊,當初如果再順從一些,是不是就不會是今天這個局面了呢?

然而這世間從未有過後悔藥這種神奇之物,一旦事情已然發生,無論怎樣努力,都難以再回到最初的模樣,一切都已無可挽回。

此刻,那無情的屠刀正高懸於他的頭頂,彷彿隨時都會落下,給予他致命一擊。

僅僅是因為煽動民眾作亂這一項罪名,便足以將他打入萬劫不復的地獄深淵。

而且,不僅僅是他自己要承受這慘痛的後果,就連他的家人也難以倖免,註定要成為這場悲劇的犧牲品,陪他一同走向毀滅之路。

當李貴等人被押解帶走時,他們早已失去了昔日作為人的體面和尊嚴。

面容憔悴、神色惶恐,哪裡還有半點往日的風采?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度,叛逆之舉向來都是最為嚴重的罪行之一,必然會遭受最為嚴厲的懲罰與打擊。

即便是強大如大秦帝國這般的存在,對待此類罪犯亦是毫不手軟。對於主犯,通常會施以殘酷的刑罰——夷滅其九族;而對於那些從犯,也絕不姑息,一律處以誅殺其三族的重刑。

犯事者終於迎來了應有的審判,正義的天平得以平衡,而那些曾經被冤枉的無辜之人也終於得到了平反昭雪。

翼泉以及其他有著相似悲慘經歷的人們,紛紛拿到了他們本就應該獲得的賠償。

然而,儘管如此,對於翼泉來說,他所失去的東西卻是永遠無法挽回的。那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村莊、溫暖舒適的家園,還有那些已經逝去的親人和朋友們,都如同過眼雲煙般一去不復返了。

在此之前,與張鎮有所牽連的所有勢力和相關人員,無一例外都受到了嚴厲的追責。

但令人感到詫異的是,王根居然毫髮無損地躲過了這一劫難,甚至還意外地受到了衙門的格外重視。要知道,他和張鎮之間的親密關係在整個修備縣都是家喻戶曉、眾人皆知的事情。這樣的結果實在讓人難以理解,也因此引發了軒然大波。

一時之間,各種流言蜚語如潮水般洶湧而起。有人說匡正將會成為下一個張鎮,繼續魚肉百姓;

也有人指責衙門只是做表面功夫,實則換湯不換藥,根本沒有改變腐敗黑暗的本質。

更有甚者,對整個司法系統提出了質疑和批判。

總之,各種各樣的說法層出不窮,讓原本平靜的縣城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若不是那一日留下的斑斑血跡尚未完全乾涸,恐怕有些人便會再度聚集起來,將縣衙圍得水洩不通。

然而,沒過多久,那些漫天飛舞、擾人心緒的流言蜚語卻如同被一陣疾風驟雨席捲而過般,迅速地銷聲匿跡了。

原來,有那麼一些知曉內情之人獲知了當日王曉蓉於夜間悄然探訪縣衙之事。

至此,人們方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王根其實早已改邪歸正、棄暗投明。

像他這般識時務者,倘若不予以重用,那還有何人能夠擔當此等重任呢?

只是啊,關於這件事情背後真正的是非曲直,究竟孰對孰錯,又有誰能夠確鑿無疑地道出個子醜寅卯來呢?

就在這一段時間裡,王家可謂是門庭若市、熱鬧非凡!

只因為在此次激烈的鬥爭當中立下了赫赫功勞,整個縣城都傳遍了他家的英勇事蹟。

而那縣衙也懂得投桃報李,對王家格外照顧和優待,讓王根在修備縣中的地位驟然上升,隱隱然已經有了成為鄉紳中說話最管用之人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