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隨著你每天的飯菜,被強行的餵養進你的身體裡,這樣的壓迫,會之前持續到高中畢業,那個時候,你最多18歲。

這18年的光陰,其實都不屬於你,你根本沒有充分享受青春懵懂的活力,你在其中只是充當了一件工具。

所以其中的壓抑,約束,框架,牢籠,讓你在其中,美其名曰,健康的成長了18年。

等到你有幸上大學,你可以好好享受為數不多的4年快樂時光。

可那時候你太青澀,不經世事,只知道胡亂的揮霍,你在其中瘋狂,在其中飛馳,你發現你還沒來得及做什麼,這4年就過去了。

等到你意猶未盡戀戀不捨的畢業,徹底的等於失業,你發現大學課堂和社會,完全是兩個天地,大學可以無憂無慮,一進社會,各種壓力隨之而來。

你需要一份工作,所以你拼命改變自己,變得阿諛奉承,鬼話連篇,一頭牛能給吹上天,整天穿上西裝打條領帶,成為了另外一臺奔忙的機器。

眼看年歲的增長,父母的老去,你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可看看現在呢彩禮,房價,你不敢結婚,更不敢相信愛情,更不敢陷入一地雞毛的雞毛蒜皮的瑣碎中。

到這時,危機感隨之而來。你不僅要為眼下活,更要為未來活。

你雖然二十多歲,就必須揹負上五十歲所面臨的的垂垂老矣的窘迫,為五十歲而拼鬥的活著。

你已然開始算計,在那時候你的房貸是否能夠還清,留給後代的是財富還是負債;

當你因為年齡的老邁找不到工作掙不到錢的時候,手中有沒有饅頭棉被讓你苟延殘喘;

當你生病垂危的時候,有沒有足夠的錢財支撐著你留在病房;

甚至死後能不能夠有一口體面的棺材,容放你卑鄙骯髒的軀殼,到最後能否有埋葬你的一培黃土…

這一切的一切,從現在就已經開始了無休止的精打細算,開始了勤勞刻苦的加班加點。

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真正的年輕人,真正的青春,應該是激情四射,活力充沛,鬥志昂揚,無所畏懼,大膽嘗試,甚至嬌縱放蕩。這是因為他們的真,他們的純,他們的熱血,他們的年華。

而現在,人們已不再年輕,人們已沒有青春。

他們從來沒有用真心來體會一件事情,從來沒有用熱血去衝動一回,去瘋狂一回,他們沒有了肆意的笑,放縱的瘋,他們的生命,已經被病態的社會壓榨殆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所以他們一個個像有苦大仇深一樣哭喪著臉,垂頭喪氣,死氣沉沉,沒有活力,沒有精力,沒有奔頭,全身一副衰樣,其實那不是衰,而是無力,而是累。

他的熱血換成了這樣的一種奔流,總是為某種患得患失的情緒提心吊膽,開始為外界的蠅營狗苟千方百計的算計,美其名曰提高情商涵養城府。

開始了礙手礙腳的唯唯諾諾,還有為了芝麻大的現實開始不得不精打細算的斤斤計較,為了生活的埋頭奔波,日為衣食所累,夜為窘迫所困,變成了被外界物質所左右和侵染的傀儡木偶。

而一旦你躺平,一旦你脫不下長衫,一旦你拜佛上香,賦有指導青年責任的學者教授專家名流,就會出來給你貼上便籤,開始指手畫腳,像狗一樣的亂叫狂吠,臭罵你年紀輕輕,懶惰成性。

它們一成不變的思想,循規蹈矩的社會,安分守己的理念,好死不如賴活的經驗,像一盆冷水,將青年的火熱,給打澆熄滅。

所以你這一輩子的80年,20年用來當學習的機器,30年用來揹著房貸的龜殼走,剩下的30年,在與病痛和死亡纏鬥,那是被別人算計的明明白白。

名學者美其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