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別指手畫腳(第1/1頁)
章節報錯
雖然答應了陪春草在孃家住幾天,但我對春草和她父母說,你們該幹啥幹啥,全當沒有我這個人,誰也不準陪同我,也別專門給我做飯炒菜,讓我自個在這個山溝裡隨便轉轉。
吃完早飯後,春草陪媽媽去了爺爺獨住的老宅,叔叔背上揹簍,腰裡別上砍刀,手裡提著鋤頭,上山挖藥去了。
等他們都出門後,我栓上小院的柵欄門,在這個不大的小山溝裡隨意遛達。
真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山溝,比榆樹坪那個山溝小多了,長不到兩公里,最窄處不足三百米,一條水量豐沛的小河,翻滾著白色的浪花,從溝道中間嘩嘩流過,由於地勢落差比較大,水流相當湍急。
這裡四面環山,只有河道流出方向一個出口。東北西三面山勢陡峭,唯獨南面的山坡比較平緩,因此被人開墾成一塊塊大小不等的梯田。
收穫後的田地是蒼黃色,像一片片狗皮膏藥似的,散亂地貼上在山坡上,和周圍五彩斑斕的山林秋景,形成了鮮明對比,讓感覺到特別刺眼。
村民們住的很分散,三四十棟老舊的石板房,零星地散落在河道兩邊的山坡上,沒見到一處有兩家以上的房屋相連的情況。
山溝中間最寬地方的一處向陽的高臺上,傳來郎朗的讀書聲,這讓我覺得挺好奇,手足並用,爬了好幾十階在崖壁上鑿出的臺階,來到平臺上面。
高臺上面的地方還不小,有好幾間土坯和泥巴壘起來的老房子,房頭並排掛了兩塊漆色斑斑駁,字跡依稀,難以辨認的木牌子,我端詳揣測了五六分鐘,才確定其中一塊上面寫的是:“青河口公社大嶺村革命委員會”,另一塊上面寫的是:“古城縣青河口大嶺村小學”。
結合土坯牆上用白石灰刷的,同樣字跡斑駁的“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大標語來看,我估計這排土坯房建起來應該不會超過二十年,但因為雨蝕風吹,已經破敗不堪,要是放在山外的農村,早就被當做危房扒掉了。
讀書聲是從這排土坯房其中一間傳出來的,我沒有走近它,只是在記錄著歲月痕跡的兩塊木牌前,默默地站了幾分鐘後,便沿著上來時的臺階下去了。
在一處冰流相對平緩的河道邊,有幾個村婦在洗衣服,我和她們聊了一會,瞭解到這個小山村更多的情況。
這裡的地名確實叫大嶺,不過生產大隊早就不存在了,現在叫大嶺村村委會。全村有三十七戶,一百六十多口人,由於周圍的山太高,光照時間短,不多的土地只能種點土豆苞米之類對自然條件要求不高的農作物,而且每年只能收穫一季,勉強能保證村民不餓肚子,農戶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採挖中草藥。
此處大山裡的主產中藥材有幾十種,只要肯下苦,採挖起來並不難,難的是採挖的藥材,要靠人背到幾十裡外的青河口才能賣掉,那裡的收購價格比縣城要低一半,所以村民採藥的收入並不高,所以大家的生活過得都不寬裕。
和大嬸大嫂聊了一陣,我沿著河道繼續往前走,一直走到被一處二十多米高的懸崖擋住去路。
眼前這條河的水,就是從這道懸崖下跌落下來的。
懸崖處水珠飛舞,水聲隆隆,水汽氤氳,看起來頗有氣勢,如果不是交通太不方便了,此處很可能被開發成一個不錯的景點,能吸引來很多遊客。
除了這道瀑布之外,小山溝裡並沒有其他能讓我稍稍有興趣的地方。我覺得大寶是愛屋及烏,因為:()辭職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