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瓦斯爆炸事故的性質特別惡劣,引起了高層的震怒,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相當嚴厲。

古城礦務局局長書記被撤職,分管生產和安全工作的副局長,以及陳村礦礦長書記等數十人,因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罪、翫忽職守、瀆職、受賄等罪名,被判入獄。

受到追責的人中,最悲催的非甄榮莫屬,他花了那麼多心機,費了那麼大的勁,強行插隊上位,僅僅當了半年多書記,卻因為這起事故被一捋到底,被要求按照普通幹部的待遇提前退休。

人世間,有很多事真的很難預料。

半年多前,甄榮要不是下手那麼狠,搶的那麼兇,礦務局書記的位子根本輪不到他,那他就不會因為這起事故被波及,至少還能在紀委書記崗位上再風光幾年,退休待遇將會比現在好很多。

和甄榮的悲催比起來,局黨委副書記郭民選,無疑是這次特大事故中的幸運者。

如果不是因為甄榮暗地裡使陰招、下絆子,搶了本該屬於郭民選的崗位,這次黯然下崗的肯定是郭民選,而不會是甄榮。也就是說,插隊到郭民選身前的甄榮,事實上替郭民選頂了雷,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掩護郭民選逃過一劫。

真是福兮禍所依,禍兮福相隨。

局長書記雙雙被拿掉後,上級從外單位空降了一名局長,同時把原來的副書記郭民選扶正,很快重組了古城局的領導班子。

這種情況,屬於組織部門的常規操作手段。為了保持穩定,保證各項工作的連續性,一個單位或一個地方的黨政領導,很少同時使用兩名不瞭解情況的外來幹部,因此讓處在最有利位置的郭民選,輕輕鬆鬆撿了個漏。

4-11事故,對古城礦區煤炭生產的影響,並沒有因為處理了一批責任人宣告結束,而只是剛開了個頭。

事故的救援和善後工作結束後,國家層面的專門工作組撤走了,河西省以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名義,派出的龐大的督導組並沒離開,而是對古城礦區所有的煤炭生產企業,進行了一次為期兩個多月,拉網式的安全隱患大排查,排查期間,所有煤礦都不許生產。

排查中,督導組以省政府的名義,釋出了幾條行政命令,一是要求古城礦務局將下轄的非國有性質的小煤礦,半年之內全部關停並轉,一個都不許保留。二是宣佈關閉了三十多家安全條件差,開採範圍和大礦井田距離比較近的小煤窯。

政府異常嚴厲的監管措施,導致古城地區出現了無煤可用,煤價暴漲的情況。

作為全省產量最大的煤炭主產區,古城縣有大量以煤炭為主要原料的企業,光是大型火力發電廠就有三座,正常情況下,僅僅這幾個電廠的日耗煤量,就超過了一萬噸。

從四月十一日開始停產,還不到當月底,古城境內所有煤礦的存煤,都被三個發電廠一搶而光,甚至各家貯煤場的地皮,都被電廠齊齊剷掉了一層。

飛龍洗煤廠是按單班生產,月產精煤一萬噸的規模建設的,投產以來,由於只入洗了單一的煉焦煤,產能利用率連一半都達不到。改為三班生產後,只用了十多天時間,便把廠裡之前庫存的原煤全部加工了精煤,然後開始改洗動力煤。

由於生產過程中的地質條件不可能一成不變,不管大礦還是小煤窯,開採煤炭時,或多或少都會從井下運出一些劣質煤。

這些劣質煤不是沒有利用價值,而是由於矸石含量高,發熱量達不到電廠對煤炭質量的要求,沒人要而被生產單位拋棄。

附近的煤礦全部停產,電廠買不到燃料,又不願支付高昂的運費,從外地運煤進來,而且對於煤炭這種低價值的大宗物資來說,透過公路長途運輸確實也不划算,於是它們打起了當地小煤窯,此前丟棄的劣質煤的主意。

從四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