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榆樹坪周圍的山上,颳起一股搶購劣質煤風潮,很多小煤窯堆積了多年,發熱量在三千大卡左右的劣質煤,一時間成了搶手貨,竟然每噸也能賣出二十多塊錢的高價,讓不少煤窯的老闆,發了一筆不小的意外之財。

和聞風而動的電廠採購員比起來,我對劣質煤下手的動作要快的多。

把從兩個煤窯來調來的民工的吃住安頓好,洗煤廠開始三班生產後,我便開上那輛看起來破舊,但相當給力的老jeep,帶著申小濤和郭小虎,用了三天時間,把周圍幾座山上數百座小煤窯堆積的劣質煤堆,齊齊看了一遍,發現質量稍好,有入洗價值的,當場和老闆商量價格買斷,然後馬上組織車輛往洗煤廠轉運。

當到了月底,幾個電廠迫於無奈,開始大量購買劣質煤時,飛龍洗煤廠的院子裡,已經被將近十萬噸劣質煤堆成了煤山,而且天天還有拉煤車繼續往廠里拉劣質煤。

由於下手早,我買的劣質煤價格非常低,平均下來只有三塊多,加上運到洗煤廠的運費,成本也不會超過十塊錢。

把煉焦煤洗完,把場地騰開後,洗煤廠立即轉產,開始用劣質煤生產優質的動力用煤。

動力煤比煉焦煤好洗,只要把煤炭中的矸石剔除掉就行,不用考慮其他指標,原煤入洗量比加工焦煤要高一倍。

火力發電廠的鍋爐,對入爐煤炭質量的要求不高,但光燒劣質煤肯定不行,不但把水溫燒到規定的溫度很困難,還容易出現熄火情況,所以必須搭配使用一部分優質煤炭,這時候,飛龍洗煤廠用劣質煤洗出來的,發熱量達到六千大卡的特優動力煤,就成了古城縣三個發電廠爭搶的香餑餑。

我對賣給電廠的精煤定價不高,每噸一百五十元,雖然三家競相抬價,都想在每天有限的供應量中,多分走一部分,但我一直都沒漲價,堅持把洗出來的精煤,平均分配給它們。

:()辭職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