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王化南中

七擒七縱威且義。南地歸心,孟獲誠服矣,戰火煙消終靜謐,蠻方至此同風紀。

悠悠歲月思舊事,翼德恩威,恩義長傳存,戰守攻殺成追憶,從今盛景起太平。

上文說到龐統代張飛放了孟獲,並告訴他這已經是第五次了,樹要皮,人要臉,別再乾沒臉沒皮的事了,否則上對不起你的祖宗,下對不起你的親戚,朋友,部下和南中百姓!

至於楊鋒父子,龐統代替張飛封他們為南中巡檢使,領鎮南中郎將,並且重賞了同來的洞兵,楊鋒及部下連連拜謝再去。

再說孟獲等一干人等,連夜奔回了銀坑洞。那洞附近有三江匯合,乃瀘水,甘南水和西城水。其洞北平坦處有三省餘里,盛產萬物;洞西二百里處有鹽井。西南二百里處直抵瀘水,甘水和西城水。正南三百里處,地名叫梁都洞,洞中有山,山中亦有洞。而銀坑山則是山上有些銀礦,故而得名銀坑山。

山中修建有宮殿樓臺,是南王的巢穴,中間有一祖廟,是祭祀的地方,呼為“家鬼”。每年都抓一些蜀人或外鄉人祭之,叫卜鬼。此方男女長大之後,可以自由婚配,父母與家族中長輩俱不能干涉,叫作什麼“學藝”。

內中人等上戶呼為洞主,中等戶叫作酋長,每月的初一、十五在城中作交易貨物,稱為“趕場”,也叫做趕集。這就是銀坑洞中的風俗。

孟獲來到洞中,聚集了宗黨族眾上千人,他對這些族人們說:“吾多次受辱於蜀兵,立誓必報。你們有什麼辦法,能夠讓吾一雪前恥”?有一個人說他推舉一個人可打退蜀兵,大敗張飛。

眾人聽了朝發言的人望去。卻是孟獲的妻弟,通俗叫作舅子。他的這個舅子現在是八番的一個部長,叫作“帶來洞主”,孟獲當下大喜,忙向帶來洞主問是何人?帶來洞主說到“此去東南有一個八納洞,即今天的雲南和貴f州交界處。洞主叫作“木鹿大王”。深通法術,以大象為坐騎,由於他有驅獸之法,故此有虎豹豺狼、毒蛇,惡蠍相隨。他的手下有三萬神兵,威不可擋。

他建議孟獲修好書信,由他帶去相求,若木鹿大王應允,就不怕張飛率領的蜀軍了。孟獲欣然應允。當下收拾了金珠寶貝,讓帶來洞主前去相請。並命山士奇,撒花達旦帶一萬蠻兵守住三江城,以拒蜀兵。

再說張飛,他對著“平蠻指掌圖”搜尋,發現了蠻王的下一站是三江城。所謂的三江城即是三面臨江,一邊靠岸。他令趙融,傅彤同領一軍,從旱路攻城。都被城上蠻人以弓弩射退。原來洞中之人多習連弩,一弩可發十矢,箭頭上皆塗有毒藥,但有中箭深的人,會皮肉皆爛,不治而亡。

趙融,傅彤帶領敗兵回寨,見到了張飛,飛令將傷者盡力搶救,先讓中箭之人服下了解毒丹,再從傷口處注射麻藥,然後施行刮骨療傷,再用高度白酒消毒,敷好療傷藥,再包紮嚴實。就這樣才搶救了不少士兵的性命。

他親自帶人去看虛實後回到寨中,傳令退兵十里下寨,做出了膽怯而退的假象來麻庇守城軍士,守城軍士果然中計,從此夜間安心酣睡,並不曾派哨騎打探。

就這樣一連五天,張飛也沒有下達新的將令。第六天之後,在黃昏時分,這是開始吹起了二級風,中軍大帳中忽然傳岀將令。命士兵們用衣襟包一大包土,沒有包的會被處斬。於是眾軍戰戰兢兢,都用破衣襟包了一大包土作好準備。

到初更時分,軍中又傳下號令,命兵士們將這包土運到三江城下,先到的有賞,於是填土作梯。眾軍士踏土進城,不多時就佔領了三江城。山士奇和撒花達旦皆死於亂軍之中,除少量士兵逃脫之外,一萬蠻兵所剩無幾。於是蜀兵就佔領了三江城。張飛令將城中所獲的財物獎賞了士兵們。

孟獲得知蜀兵佔領了三江城。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