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孔明罵王朗(第1/5頁)
章節報錯
清平樂
祁山雲繞,對陣金戈浩。叛臣王朗欲證道,想把蜀兵勸倒。孔明舌勝蓮花,言辭強如刀槍。數責奸邪罪狀,司徒登時氣亡!
上文書中寫道姜維心悅誠服歸順了蜀軍,他拜孔明為師,並在諸葛亮與眾老將的見證下,與張苞,關興,張虎結為了異姓兄弟,從此投在了蜀漢大旗之下,成為了蜀軍中的一員將領,孔明也沒有輕視他,並任命他為歸義將軍。
諸位看官看到此處,不免心下狐疑。我雲亦然,桓侯遠在成都,何以能夠知道前方的戰事?能夠如此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呢?趁著閒暇無事,還是簡單的交代一下,解惑一下大家心中的猜疑。
原來張飛仗著穿越的記憶,得知趙雲會在天水關遇見姜維,也知道姜維會設伏欲擒諸葛亮,早就謀定了計劃,當孔明自領前軍去攻天水關時,他飛鴿傳書與張合,安排好了一切計劃,讓張合與眾老將按計行事。
因為張合是第一個加入劉關張兄弟隊伍的,而且這個張俊乂用兵以巧變著稱,所以由他來執行了這個任務。當姜維佈署人馬伏擊孔明之時,張合命令張遼、嚴顏帶兵去攻襲冀縣,自己與太史慈、黃忠、甘寧率兵從後掩殺天水關的伏軍。又令魏延趁天水關的兵馬岀城圍攻孔明之時,城中兵馬空虛,讓魏文長帶兵奪了天水關。
張遼與嚴顏帶兵到了冀縣時,小小的冀縣根本擋不住蜀漢大軍,他帶人進入了城內,先把薑母保護起來,不讓她沒於亂軍之中,並且向她說明了一切情況,薑母素以漢室為主,對曹丕廢漢嗤之以鼻。當她聽說了張桓侯有心將姜維收歸於麾下,讓他重返漢室以後,答應勸說姜維投漢。便讓老嚴顏在路上等候著姜維,所以才引岀了上文的一幕。
於是蜀軍接連攻取了南安郡,天水郡和安定三郡。駙馬夏侯楙狼狽逃竄到羌中去了。諸葛亮對於張飛能洞察於千里,不禁暗中歎服。他令人帶領人馬收取了上邽,威勢大震,附近的郡縣紛紛望風而降,蜀漢的大旗飄揚在各郡的城頭之上。
暫把曹劉相爭之事放下,再回文去說一下江東的孫權。那孫權原本是上古的一條青蛟,在武夷山修煉近千年,在五百年一劫時度初劫成功,由蟒銳變成了青蛟,故也有了一些道行,能變幻成人。
他渡劫之時引來了暴雨傾盆,山洪突發。淹沒了許多農田,沖毀了若干房屋,致使上千人命付於洪流之中,惹怒了當時的許真君,真君一直追覓著青蛟的蹤跡。
青蛟見勢不妙,立刻化作一秀士模樣,入贅到長沙賈大戶家中,與賈女憐憐結成了夫妻,並留下了一個兒子。後來終被許真君拿住,問他何以傷害到上千人命,他以自然規律辯解。許真君雖然斬了他,但念他修道不易,於是將他引入了輪迴道,轉世為秦末楚漢時期的鯨布,後叫做英布。
他參加了反秦鬥爭,並被項羽封為九江王。後來楚漢相爭,先是項羽佔著上風。高祖劉邦屢戰屢敗。後來高祖重用了曾為胯下之夫的韓信為大將之後,由高祖正面對抗項羽大軍,以韓信為帥,由舞陽侯樊噲為先鋒,並由蕭何主管後勤,調撥軍需,又有留侯張良岀謀劃策。
韓信令樊噲率軍逐步剿除了項羽的羽翼,英布認為項王必敗。他改弦易幟投降了劉邦,也為大漢立下了一些功勞。後來得知韓信、彭越被屈殺之後,他舉兵造反,終被高祖擒殺。
三王陰司告狀之後,司馬貌判令他轉世投胎於孫家,為孫堅之次子,與曹操,劉備三分天下。劉備稱帝的第二年,他以權宜之計投靠曹丕,被封為吳王,賜九錫。漢中王稱帝的第三年,即魏主曹丕黃初四年;蜀漢彰武三年,他也乾脆在武昌稱帝,建國號吳,定都建業。即今江蘇南京。正史中孫權是公元229年稱帝。不過這裡不是講述歷史,小說中讓他提前稱尊,多過幾年的皇帝癮。也好讓他早點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