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打嘴仗也能勝敵(第3/5頁)
章節報錯
長只推不知;他如再三問時,兄長叫他只問諸葛亮便可”!三人會議已定,馬上差人迎接魯肅。肅入城弔喪,劉琦令人收下了禮物。他請魯肅與玄德相見,禮畢,邀入後堂飲酒。魯肅對劉備說“久聞皇叔之大名,都無緣拜會,今日得以相見,實為欽慰。近來聽說曹操與皇叔會戰,想必知道些曹軍的虛實,敢問一下,曹操的人馬有多少”?
玄德說道“我們兵少將寡,一聽說曹兵來了,馬上就走,所以不知道他的虛實”。魯肅說“聽說皇叔用孔明之謀,兩場大火把曹兵燒得魂飛魄散,為何推說不知”?劉備說“此事除非去問孔明,否則不會知道情況的”。魯肅問道“那麼孔明現在哪裡?能不能請他一見”。劉備回言“可以”。他馬上令人去請孔明。
孔明來見過魯肅,互透過名姓之後,自然免不了一陣嘴上交鋒,最終魯肅略輸半籌,他誠心相邀孔明過江去拜見孫權,商討聯盟破曹大計。劉備卻又出來打岔,說自己離不開軍師,諸葛亮向他再三請命,劉備才勉強答應他與魯肅一同乘船去江東拜會孫權。
魯肅告別了劉備、劉琦,與孔明一道登船,往柴桑而來。途中兩個人在船艙中共同商議,魯肅對孔明說“先生見了我家主公,千萬別說起曹操兵多將廣之事”。
孔明說“我自己知道,不須要子敬兄提醒,不多時船已到柴桑,傍岸停泊。二人下船上岸,魯肅先把孔明安置在館驛安歇,自己去見孫權。孫權此時正在大廳與眾文武商議御曹大事,他聽說魯肅已經從江夏回來,連忙叫人快請他進來。
魯肅拜見了孫權。孫權問他說“子敬前往江夏,可探訪到虛實怎樣”?魯肅回答說,“啟上將軍,我已打探清楚了一切情況,等下會對你說明一切。
孫權將曹操的檄文遞與魯肅說“曹操前日派人傳來檄文,孤先打發了使者,現在召集眾卿商議,但還沒有確定下來。魯肅接文觀看,只見上面寫著:
孤近承帝命,奉詞伐罪,旄麾南指,劉表殞命,劉琮束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現在統帶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孫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望將軍見孤手扎,早做準備,若遷遲時日,後果難料,將軍切勿以觀望視之,若遵孤意,早速回音。
當下魯肅看吧,他問孫權,“主公意下如何”?權曰“尚無定論”。當時五官中郎將張昭出班對孫權說“曹操擁百萬之眾,借天子的名義討伐四方,若抗拒他便是不順。並且主公所倚仗抗曹,不過是長江天險,現在他佔領了荊襄,已經與江東共有了長江之險。我們已經失去了抵抗的能力,以我之意,不如納降,方能保江東無虞。這才是萬全之策。眾謀士齊說“張大人所見不差”。
孫權沉吟不語。張昭又說道“主公不必遲疑,如果投曹丞相,則東吳民安,江東六郡可保無事”。孫權還是低頭不語,不多時,孫權起身更衣,魯肅跟在他的身後,孫權知道魯肅的意思,他問魯肅意下如何?
魯肅對他說“剛才眾人所言,不是為你,而是誤你。任何人都可投曹操,將軍你切不可投”。權曰“何也”?魯肅回答說“眾人投降之後,以他們的能力,能夠保住自家的財富,並且能夠繼續為官;將軍你一旦放棄兵權,歸順曹操之後,你不但不能再執掌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縣,也許身家性命都沒有保障,劉琮投降便是先例。如果劉琮不聽他人之言,率荊襄之眾抵抗曹操,最多是死,但死得其所,可是這樣投降後身死,卻是死得窩囊。不過這是主公你的事情,與別人無關,你自己考慮”。
孫權說子敬你的看法跟我想的差不多,你就是上天恩賜與我的賢才,諸人之議大失孤望。但是曹操早收青州之兵,得了四州袁紹之眾,最近呢又得了荊州人馬,我是擔心勢大難敵,最終怕玉石俱焚。肅曰“吾至江夏,引諸葛瑾參軍之弟諸葛亮來此,主公可召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