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志華他是機械廠的一名正式工人,一級電工,工資呢,每月有三十五塊五,口糧定量是三十五斤,還會發放各類票據。”

“三十塊五啊?這麼高的工資啊!”

“嘖嘖,不得了啊。秀蓉,嫁到縣城去了,以後就吃商品糧了,再也不像我們一樣到地裡刨食了。”

“秀蓉,我真羨慕你啊,以後過上好日子了。”

梁秀蓉在村裡人的恭維聲中,愈發自豪,喜氣洋洋地講著婆家的情況。

“我公公在食品廠工作,他工資高,一個月有五十二塊。志華的大哥大嫂是鐵路職工,單位分了房子,搬出去住了。兩口子工作都很忙,三個小孩都是我婆婆在帶。志華的三弟是醫學生畢業,在市裡醫院上班,最小的妹妹還在讀初中。”

梁秀蓉的丈夫林志華對她把自己當成勳章向村裡人展示炫耀的行為,感到煩躁和壓抑,只能靠理智強忍著。

他是個體面人,不想讓鄉親們覺得他孤傲看不起人。宣傳裡說,工農本就是一家人,他對鄉下農民們都很尊重,因為糧食蔬菜都是農民們辛苦種出來的。

梁秀蓉假裝不知道丈夫不高興,極力向親戚鄰居們介紹他。如今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證也扯了。他高不高興無所謂,她已經是他家的人了。

這是她迄今為止最風光的時刻,村裡人看她的眼神都是羨慕。

連一向不把她放在眼裡的梁三爺,也開口對她說了話:“秀蓉丫頭,你要記住,無論你嫁到哪裡,你都是咱濟和大隊長的人,我永遠也是你的三大爺,你可不要別忘了本啊!”

大貴嫂子不像別家媳婦說酸話,真心為她感到高興:“恭喜你啊,秀蓉,一定是你娘和弟弟在天之靈保佑你呢。”

梁秀蓉伸手抹了抹眼睛,聲音有些哽咽:“是呢……我爹孃,還有弟弟都在地下保佑著我。”

當然也有不少說酸話的,問她結婚怎麼那麼突然,為什麼沒有辦酒席。

梁秀蓉早就知道這趟必然會遇到刁難,提前和丈夫商量後,準備好了一番措辭。

“城裡結婚簡單,不像我們鄉下要辦酒席,也不拜天地的。領證當天,就請親戚朋友來吃家裡熱鬧了一下,對著偉人頭像鞠個躬,就算禮成了。”

……

這年頭,生產隊分糧堪比過年,曬穀場地上隨處可見村民們用拉糧的板車,裝糧的麻袋和籮筐。

糧倉門口擠滿了抱著口袋等分糧的大人,沒叫到名字的就守在外圍。小孩子跑來跑去,追逐打鬧嬉戲。

所有村幹部都到場主持秩序,到處吵吵嚷嚷,只能靠“吼”來說話。

會計拿著賬本念社員的名字和數量,保管員和民兵把糧食從倉庫拉出來,上秤。

周圍不斷的有人爭執,嘀咕。一會兒說這家稱多了,一會兒又說那家分的糧瞧著更好些。

梁秀蓉今天出盡了風頭,虛榮心得到大大的滿足。

然後,她加上娘兩個的人頭和工分糧,總共分了五大麻袋。

糧食一分到手,就急不可待和丈夫把糧食搬到牛車上,趕著回城,向公婆和職工樓裡鄰居們炫耀。

……

分糧費時間,起碼要分一天,能從早上分到天黑。有首民謠是這麼唱的,評分的時候吵一陣子,分糧分錢時罵一陣子。

梁津生沒急著過去空等,在家收拾家裡的自留地。快要叫到他名字的時候,邵大軍會提前來叫過去的。

下午三點半才輪到他。

梁津生帶上工分本和裝糧食的麻袋,推著板車到曬穀場。

司遙抱著女兒一起去看熱鬧,村裡人都在討論梁秀蓉嫁到城裡的事,她也跟著聽了一耳朵。

梁秀蓉嫁得太突然了,村裡人都很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