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久失修,殘破不堪,但依稀還可辯出廟前牌坊上以秦篆書道:“夏後皋祠”,看來這是古時夏王皋之墓祠,楊玄瑛走入廟內,轉了一圈,見廟中除了半樽夏皋殘像外,並無稀奇之處。

楊玄瑛盤膝坐下,用了膳食,服過獨孤彥雲留下傷藥,開始閉目養息。這也不知過了多久,忽聞廟外馬蹄之聲,似有兩人正往這邊過來。楊玄瑛暗自一驚,不知來人是敵是友,環顧廟內,無藏身之處,她只能繼續坐於地上,全神戒備,靜觀其變。

那兩人走到廟前,想是看見了楊玄瑛坐騎,知道廟內有人,其中一人說道:“此處怎會有我軍斥候戰馬,你進去看看。”另一人稱諾說道:“將軍,小的這就去查探查探。”這話聲一起,入得楊玄瑛耳中,她立刻為之震怒,火冒三丈,未待那人入內,她已一躍而起,衝出廟去一看,果不出所料,這不是那日邙山放走的參軍唐禕又是誰。

唐禕見著楊玄瑛衝出廟門,乍然瞠愕,渾身一陣哆嗦,急忙轉身欲跑。楊玄瑛連日來心中憋屈,此刻相見仇人,更是分外眼紅,不由分說,操起手中流雲槊,直扎唐禕後心。唐禕聽得背後風聲,自知不妙,大聲驚呼:“將軍救我!”說話間他伏地一滾,雖是避去了流雲槊這一紮,但也被槊鋒劃開背心一道深痕,皮開肉綻。只是眼下生死關頭,他也顧不得創口鑽心劇痛,連滾帶爬又往另一人那邊跑去,口中仍舊慌張驚呼:“將軍救我!”可那同行來人見狀,只是佇馬於一旁冷笑,依舊無動於衷。

楊玄瑛怒不可遏,眼中只有唐禕,哪管他還有同夥在旁。一見唐禕要跑,楊玄瑛橫過手中金槊一掃,槊頭飛出,纏住唐禕一腿,“啪”一聲響,掃斷了他腿骨,將他撂倒在地。唐禕一聲慘叫,扭頭看見楊玄瑛又飛撲上來,他當即哀嚎哭叫道:“大小姐饒.......”哪知這“命”字尚未出口,金光一閃,飛槊已至,迅雷不及掩耳,奔電不及瞬目,金槊已戳透他胸膛心口。

楊玄瑛怒目圓睜,又猛地一把抽回流雲,拔出金槊。唐禕仰天嘶號一聲,倒地而去,死不瞑目,而其當胸一個窟窿,猶有鮮血噴射而出,濺得楊玄瑛滿身腥味。楊玄瑛心中著惱唐禕不僅臨陣投敵,還以德報怨,至她與兄長落難於這幅田地,胸中嗔火難泯,才會出手甚重,一把將其刺死。不過她雖也上過戰場,但從未如此親手殺人,見了唐禕氣絕身亡,又被血濺一身,此刻冷靜下來,回想適才出手確實過狠,不禁又有些後悔,收起手中流雲槊,暗呼一聲:“罪過”。

而就在此時,唐禕同來之人嘿嘿笑了兩聲,大聲說道:“唐禕反覆小人,死了倒也清淨。大小姐這仇也算報了,可以跟在下回去了吧。”楊玄瑛這才想到唐禕尚有同夥,抬頭一看,馬上那隋軍青年將軍,生得白淨俊朗,著了一身煉銀輕甲,手中握著一柄方天畫戟。此人有些面熟,楊玄瑛瞧了半晌,終於認出他來,乃是虎賁郎將司馬德戡。原來司馬德戡幼時為漢王楊諒府上打雜小生,開皇年間漢王叛亂,楊素征討楊諒之時,司馬德戡以此為契機,自薦做了內應,於平叛之時立下大功,被楊素賞識,才入朝拜官。司馬德戡能言善辯,又機智多謀,因此也是深受楊素喜愛,一邊傳授其武藝兵法,一邊又助其平步青雲,兩人雖無師徒名分,卻以師徒情誼相待,即使楊素病逝之後,司馬德戡與楊家也屢有往來,因此與楊玄瑛也算彼此熟悉。

可楊玄瑛雖與司馬德戡有過一些往來,但覺得他心機太重,處世功利,又過於狡黠圓滑,見風使舵,因此對他無甚好感。如今又見他於自己手刃唐禕之時,漠然置之,作壁上觀,仿若毫不關己。唐禕雖死有餘辜,但司馬德戡與他同來,又是他上司,不僅不出手相救,反而從容說著風涼之話,視之猶若草芥,可見此人之薄情冷血,讓人心寒。想到此處,楊玄瑛心生厭惡,冷冷說道:“原來是司馬大人。司馬大人這是要拿小妹去邀功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