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知識(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一天,林愉接到了一個來自大城市知名藝術學校校長的電話。校長在電話裡滿是讚賞地說:“林老師,我關注你們的公益藝術教育專案很久了,你們做得實在是太出色了!尤其是看到孩子們在交流平臺上展現出的才華,讓我深感震撼。我們學校想和你們開展一個合作專案,選拔一些有潛力的孩子,到我們學校進行短期的集訓,給他們提供更專業的指導,你覺得怎麼樣?”
林愉一聽,心中滿是驚喜,連忙說道:“校長,這簡直是太好了!這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提升機會,我代表孩子們先謝謝您。不過,我想了解一下具體的集訓安排,看看怎麼能讓孩子們最大程度地受益。”
校長笑著說:“我們打算安排學校裡最頂尖的專業老師授課,課程涵蓋戲劇表演的高階技巧、攝影的前沿技術等。而且,還會給孩子們提供專業的裝置和場地,讓他們沉浸式體驗專業藝術學習的氛圍。”
林愉和團隊商議後,很快就挑選出了一批在戲劇和攝影方面表現突出的孩子。在送孩子們去集訓前,林愉召集他們開了個會。
他看著孩子們純真又充滿期待的眼神,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們,這次去集訓,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你們要好好學習,把學到的知識帶回來,分享給更多的小夥伴。在那裡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不要怕,要勇敢地去面對,知道嗎?”
一個孩子怯生生地問:“林老師,要是我們跟不上老師的進度怎麼辦呀?”
林愉摸摸他的頭,溫柔地說:“不會的,老師們都很有耐心,只要你們認真聽講,多問問題,一定沒問題的。要是遇到什麼煩心事,隨時給我打電話,我永遠是你們的後盾。”
孩子們滿懷信心地出發了。在集訓期間,他們果然遇到了不少挑戰。戲劇課上,專業老師要求的表演細膩度極高,一些孩子總是掌握不好情緒的表達。有個孩子在排練一段悲傷的戲份時,怎麼也哭不出來,急得直掉眼淚。
旁邊的同學紛紛安慰他:“彆著急,咱們再想想辦法,回憶一下讓你難過的事兒。”
這個孩子努力地回憶著,突然,他想起了曾經和小夥伴們一起為了籌備一場社群演出,辛苦練習卻被人質疑的場景,淚水一下子湧了出來,表演得格外動人。
攝影課上,孩子們面對複雜的專業相機引數設定,也是一頭霧水。老師手把手地教,一個引數一個引數地講解。有個孩子總是記不住光圈和快門的搭配,老師就不厭其煩地反覆演示,還給他舉生活中的例子:“你看,光圈就像是咱們眼睛的瞳孔,光線強的時候要縮小,光線弱的時候要放大,快門呢,就像是眨眼的速度,拍快速移動的物體就要快眨眼,拍靜止的就可以慢點,這樣是不是好理解一些啦?”
孩子們在集訓中刻苦努力,每天都學習到很晚。回到宿舍,還會互相交流當天的學習心得,一起探討藝術的奧秘。
而林愉這邊,也沒閒著。他趁著孩子們集訓的時間,和團隊一起進一步最佳化公益藝術教育交流平臺。他們發現,雖然平臺上有很多作品分享,但對於一些新手孩子來說,缺乏系統的學習引導模組。於是,技術團隊開始研發新手引導教程,從基礎的藝術知識講解,到簡單作品的創作步驟,都一一涵蓋。
市場團隊也沒放鬆,他們積極與各大媒體聯絡,爭取對公益藝術教育專案進行深度報道。有個記者對林愉進行採訪時,好奇地問:“林老師,您覺得是什麼支撐著您一直堅持做這個公益專案呢?”
林愉目光堅定地說:“是孩子們眼中對藝術的渴望,每次看到他們因為藝術而變得自信、快樂,我就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我希望能給更多孩子開啟藝術這扇門,讓他們的人生有更多可能。”
記者深受觸動,很快寫出了一篇感人至深的報道,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