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大家一起畫畫能畫出這麼美的畫,我還想玩!”看著這些留言,林愉知道,平臺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然而,隨著平臺規模的擴大,資金壓力也日益凸顯。運營成本的增加、課程研發的投入以及裝置捐贈等費用,讓財務部門有些吃不消。林愉緊急召開會議,商討解決方案。一位財務顧問提出:“我們可以嘗試申請一些政府的公益專案資金,同時開展社會眾籌,多渠道籌集資金。”林愉沉思片刻後,點頭說道:“這是個辦法,不過申請資金需要準備充分的資料,眾籌也需要精心策劃,大家要協力。”

於是,團隊分工合作,一部分人負責整理平臺的運營資料、成果報告,準備申請政府資金;另一部分人則設計眾籌方案,製作感人的宣傳影片,講述孩子們的藝術夢想。經過不懈努力,他們成功申請到了一筆可觀的政府資金,眾籌活動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資金問題得到了暫時緩解。

但林愉明白,這只是暫時的,要想讓平臺持續發展,必須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同時又不違背公益的初心。他開始與一些企業洽談合作,探索品牌贊助、廣告投放等模式,在保證使用者體驗不受影響的前提下,為平臺帶來收益。

在這個過程中,林愉始終堅守著對孩子們的承諾,無論遇到多少困難,都要讓公益藝術教育的火種在每一個貧困地區燃燒。他常常想起那些山區孩子純真的笑臉,想起他們對藝術的渴望,這成為他不斷前行的動力。

日子一天天過去,平臺愈發成熟,受益的孩子越來越多。從偏遠山區到貧困縣城,無數孩子的藝術夢想在這裡起航。而林愉和他的團隊,依然奔波在公益的道路上,為孩子們創造更多接觸藝術的機會,用藝術點亮他們的未來。他們知道,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為孩子們鋪就一條絢麗的藝術之路。

未來,他們還計劃拓展到更多的領域,如戲劇、攝影等,讓孩子們領略更廣闊的藝術天地。他們也期待著有一天,公益藝術教育能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與參與的事業,讓每一個孩子,無論身處何方,都能在藝術的滋養下茁壯成長,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

林愉深知,要拓展到戲劇、攝影等新領域,絕非易事,需要匯聚各方智慧與力量。他再次召集專家團隊,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

會議室內,氣氛熱烈而凝重。一位資深戲劇專家率先發言:“戲劇教育對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同理心培養有著獨特功效。咱們可以從經典童話劇入手,編寫一些簡單易懂、適合孩子們表演的劇本,再配上生動的表演示範影片,讓孩子們在模仿中感受戲劇的魅力。”

林愉微微點頭,目光掃向眾人,鼓勵大家暢所欲言。一位攝影愛好者接著說:“攝影方面,先從基礎的構圖、光影知識教起,利用孩子們身邊的場景,比如田園風光、校園日常,引導他們發現平凡中的美。可以設定一些攝影小任務,像‘我眼中的家鄉’,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持續了整整一天,初步的課程框架逐漸明晰。林愉看著手中的筆記,心中既興奮又忐忑,對一旁的課程研發負責人小趙說道:“小趙,這次新領域拓展任務艱鉅,時間緊、要求高,你這邊沒問題吧?”

小趙推了推眼鏡,眼神堅定:“林老師,放心吧。我已經聯絡了幾位戲劇院校的師生和專業攝影師,他們都願意當志願者,協助咱們開發課程。就是資料收集這塊,需要多費些心思,得找到既有趣又貼合孩子們認知水平的素材。”

“好,有困難隨時溝通,一定要保證課程質量。”林愉叮囑道。

與此同時,宣傳團隊也沒閒著。小張拿著一疊策劃案,找到林愉:“林老師,咱們為新領域課程推廣想了幾個方案。線上,準備在社交媒體上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