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逸追著馬媛出去,大小姐既羞且怒,壓根不願意跟呂逸說話。

她心中氣苦,馬續託付之意這麼明顯,就是傻子也該聽得出來吧。

偏偏呂逸衝鋒的時候智勇無雙,定計的時候深謀遠慮,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卻像個榆木疙瘩一樣,蠢得要死!

還說什麼“定將師妹看作親妹妹一般悉心照顧,敬之愛之,絕不敢有絲毫怠慢!”

“誰稀罕當他妹妹!”馬媛越想越氣。

但轉念一想,自己這沒來由的氣惱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們才認識短短一日,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一見鍾情?

呂逸到底是什麼時候走進了她的內心?

是那晚賊困愁城,卻驟然火起的那一瞬間,如同希望之火點燃了自己的內心?

還是陷於敵陣,臨危不亂的所向披靡,永不言棄的不屈鬥志,震撼了所有人的心靈?

又或是獨立千軍,帶著一百多人,義無反顧的殺入敵陣的無雙勇力,讓自己依稀看到先祖伏波將軍的身影?

仔細想想,似乎都不是。

她的身邊不乏這樣的人,自己的爺爺馬續就是大漢碩果僅存的帥才,師兄趙霆也有萬夫不當之勇。

這些場景在外人看來難得,於她而言也不過尋常而已。

是了!

是呂逸的信任!

這個時代,男尊女卑,雖然馬媛可以自信的說,自己已經將伏波兵法瞭然於心,融會貫通,就連馬續也曾說過,單論兵法一道,她已經青出於藍。

但馬續是自己的親爺爺,是看著自己長大的,而呂逸卻只是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呂逸智勇雙全,卻沒有盛氣凌人。和自己說話的時候,可以看得出他從發自內心的尊重和信賴。

她不知道這樣的信賴是從哪裡來的。當她在城樓上說出自己可以破陣的一剎那,內心的忐忑只有自己知道。

當時她已經做好了一番唇槍舌戰的準備,只要呂逸有哪怕一絲一毫的懷疑,她都不惜親自出陣。

哪怕明知自己的武藝稀鬆平常,但她也願意用性命相搏,向天下人證明,她這個最後的伏波傳人,不會讓先祖英名蒙羞。

但呂逸沒有絲毫的懷疑,更當眾說出“性命相托”這四個字。

他說的時候,沒有絲毫的勉強和做作,是那樣的誠懇和真摯。

呂逸沒有把她當作女子,在呂逸的眼裡,自己和他是平等的,他對自己的尊重才是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

就在那一刻,呂逸不僅贏得了她的信任和感激,更直接走進了她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但是!現在看來,她似乎完全是一廂情願?自己芳心暗許,呂逸卻不解風情,怎能讓馬媛不氣結、委屈和羞惱?

呂逸也不是這個意思,事到如今,他要是再看不出來,真就成了傻子。

但他一時接受不了啊

不是馬媛不好,想反,她不僅長相極美,更有普通女子沒有的颯爽和英氣,更添了七分別樣的氣質,他怎麼會不怦然心動?

但這一切來的太快了啊

雖說這個時代都是父母之命,有了馬續的首肯,他們兩人其實名正言順。

可呂逸的身體裡住著的是來自另一個時空的靈魂,他承認自己對馬媛有欣賞和愛慕,但現在自己幾乎一無所有,更肩負著遠大的目標和理想。

自己能給馬媛帶來安穩的生活嗎?即便日後在塞外連年苦戰,最終或許也是馬革裹屍,馬媛也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嗎?

他們都還年輕,自己如何能保證給人家一個安穩的未來?

或許有一天,馬媛醒悟過來,又或許有一天,馬媛發現這樣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