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思維活躍水平下降。

當然,到目前為止,陳致遠的創維集團並沒有進行人體試驗,因此動物的試驗反應並不能代表人類的試驗反應。

在那之後,在政府的監督下,陳致遠尋找本身已經完全癱瘓的志願者進行下一步試驗,發現人類的的思維活躍水平雖然下降的比較緩慢,但仍然是緩慢下降趨勢,因為在無法進行任何行動的情況下,人躺在感應艙裡無事可做,各項生理水平包括思維活躍水平都是在下降的。

這時,陳致遠才把遊戲和感應艙聯絡到一起,沒事做就找事給志願者做,玩遊戲還是要動腦的啊,感應艙也就變成了《抉擇》遊戲艙。

不過,他們很快就發現,由於技術不夠成熟,雖然傳導水平跟上了,但使用遊戲艙的志願者的思維速度卻跟不上了,做簡單的動作還好,如果想做相對複雜的動作,動作的實際完成效率還不如用鍵盤滑鼠進行操作來的快,而且誤操作極多。

打個比方,玩家在戰鬥時,他可能被人一打,就連續想到2、3種應對方案,很可能他在想第一種的應對方案,但他自己還沒拿定主意的時候,他的角色就開始做這套動作了,而如果他想以完全自由模式完成一套動作,那就又太過複雜了,哪怕系統幫玩家將動作分解成若干個細節,這仍然是個大工程,玩家一個動作想完了,3、4秒都過去了。

所以思維感知技術走到這裡就算是走到了死衚衕,現在的攻關難點不在技術上了,而在於人類自己身上了,志願者根本無法適應這個技術。

或許只有透過慢慢改良,花個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等晶片技術完全成熟,在新生兒出生時就開始植入晶片,並這樣慢慢進化好幾代人,才能最終完成這項技術攻關。

不過遊戲艙的出現還是給了陳致遠新的靈感,他專門研製了一個特製的遊戲艙,將女兒放入其中,這個遊戲艙不僅具備上面所說的效果,還能維持陳雨菡的各項生理需求,並具備較強的復健能力,讓陳雨菡的各項身體機能不至於下降的太厲害。

但再特殊定製的遊戲艙終究也不是什麼黑科技,肌肉萎縮等情況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能將身體機能的下降速度控制在極低的水平。

ps:這章寫的超累,雖然是早就做好的設定,但今天才將其徹底完善,如果有小問題,大家包涵一下,畢竟我也就是憑空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