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日本使臣,必有深意(第2/2頁)
章節報錯
處。
不划算!
日本在南洋仗著‘神風’,公然讓其本土士卒佯裝倭寇海盜,不斷侵擾大明海疆。
可日本方面卻一直說侵擾大明海疆的是倭寇。
不是日本。
秉持著無賴作風,朱元璋也懶得搭理。
所以,日本之後態度更加囂張。
到了永樂時期,這才敢一份國書兩用。
這個時間節點,大明周邊的藩屬國使者大部分為了中原節,早早來到大明。
想在當天,獻上本國的朝貢,以表對大明的臣服之意。
然後,日本使臣跑出來獻國書,說沒有什麼其他的目的,那是不可能的。
國與國之間的往來,往往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這個時候,永樂一朝對日本使臣的態度,恐怕大明藩屬國與南洋國家的使臣都在秘密關注著。
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而且接下來大明還要準備下西洋,由不得朱棣不重視。
朱棣坐在座位上,沉吟片刻之後,開口道:
“太子所言甚是,日本自洪武年間起,在南洋一帶就跳脫的很,並且一直佯裝倭寇侵襲大明海疆,沿海百姓苦不堪言。”
“而且日本使者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選在這個時間節點,定然是有所圖謀!”
“還選擇一份國書兩用!”
朱棣冷哼一聲,繼續說道:
“朕倒要看看,日本到底在耍什麼把戲!”
日本有銀礦百萬斤與神風的訊息,朱棣想了想還是沒有說出口。
畢竟,如果朝中大臣知道,大機率會化身主攻派。
到時候朝野上下免不爭吵,要是傳到各國使臣耳中,大明在他們心中的形象豈不是變成了戰爭狂人!
那以後還如何好好的做貿易,如何好好的經營海上絲綢之路。
這不是朱棣想要看到的。
所以,征伐日本必須私下裡秘密進行。
朱棣揮了揮手,道:
“上朝,宣日本使臣覲見吧!”
朱高煦眼珠子瞅了瞅朱棣,見沒有要說神風與銀礦的意思,於是選擇了沉默。
第一次下西洋的指揮使已經定下,鄭和。
但是副指揮使還沒有確定。
朱高煦心中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吳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