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話音剛落,朱棣只感覺這段時間以來,壓在心底的一塊巨石被移走了。

心中有著說不出來的暢快。

商人逐利。

這是商賈本性。

無法更改。

但是按照陳羽創立‘永樂公司’的做法,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迴圈。

既讓商人有利可圖,又能讓他們安全經商。

這樣必將導致商人收入增加。

那麼國家對於商人收取的稅,也將增多。

而在商人那裡獲得的稅多了,天下百姓的稅,自然就少了。

但是在大明開創‘公司’也是第一次,他沒有經驗。

對於第一次該收取多少稅收?

又要分給那些商人下西洋多少收益?

這些都需要回去之後,讓夏原吉好好制定出一個方案。

至於陳羽口中所說,要讓皇帝做‘永樂公司’後盾。

朱棣當然不會這樣做。

一個皇帝,為商賈之徒保駕護航。

那還了得。

但是,陳羽強調了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這一點,朱棣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更加合適的人選。

那就是自己二兒子。

漢王,朱高煦。

可以說放眼整個大明王朝,除了自己之外,就沒有朱高煦那小子不敢動的人。

這小子的能力,朱棣還是很信任的。

畢竟朱高煦可是三個兒子中最像自己的。

只可惜他不是老大!

而且,皇位只有一個!

既然過段時間宗室需要改革,朱高煦的利益自然受到波及。

那麼自己只能透過其他地方,去彌補老二。

夏原吉重重撥出了一口濁氣,向著陳羽身邊靠了靠。

隨後重重的在陳羽肩膀上,拍了拍。

“掌櫃的,你的才識與格局實在讓人佩服,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夏原吉突然間感覺自己這些年簡直白乾了。

民間那些對自己的盛讚,說自己辦事能力強,一心一意為百姓著想。

可現在,他心中只感到慚愧。

聽了陳羽一席話之後,發現他們根本不在一個段位。

夏原吉這些年節衣縮食,苦苦奮鬥,不就是為了能夠幫助大明縮減開支,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不至於在苦一苦百姓,繼續收稅。

這樣的作風較真,自然導致朝中大臣也不喜。

可夏原吉做的所有事情,從來沒有想過其他人能夠理解他。

他只希望天下的百姓生活能更好一點?

可陳羽呢,只是簡簡單單幾句話。

直接讓天下的百姓可能今後都不用再交‘田稅’。

百姓每天辛辛苦苦的勞作,但是他們過的生活大部分還是非常貧苦?

這能說那些百姓不努力嗎?

並不能。

這是社會制度的問題。

每個家庭的大開支,都花費在了稅收上。

如果沒有這個稅收,普通家庭的百姓或許吃肉也不再是一種奢望。

而且再配合上下西洋與陳羽之前口中的‘海外殖民’,從此大明也不會再出現‘人地矛盾’。

那麼從此以後,朝廷上再也不會出現苦一苦百姓之類言論。

這些政策真正實施之後,夏原吉相信,陳羽必將名垂千古。

成為千年以來所有改革家之首!

陳羽看著老夏突然間變得極其激動,有些摸不著頭腦。

你丫的,有沒有搞錯啊!

怎麼跟老朱一樣,還沒有喝酒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