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寧靜與自在。

這樣的愜意感覺,

比之前在老和尚姚廣孝那裡喝茶的時候,還要好。

酒過三巡之後,夏原吉出言道:

“掌櫃的,我想問一下,就是每一年關於朝廷收稅中的貪汙問題,你怎麼看?”

陳羽對夏原吉提這樣的問題,已經見怪不怪。

老朱的這些朋友每一次過來,不問一點政治上的問題,陳羽都會懷疑此人不是老朱的朋友。

陳羽聞言輕輕的搖了搖頭:

“自古以來百姓都是生活在最底層,遭受各種剝削,就比如交稅的時候會遇到‘大斗進,小鬥出’,‘刮平’等,無一不是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但是這些錢卻沒有進入朝廷國庫,反而進入了某些人的口袋。”

朱棣疑惑的問道:

“什麼‘大斗進,小鬥出’,‘刮平’?”

陳羽解釋道:“‘大斗進,小鬥出’就是官吏在徵收糧食時,會使用特製的糧具,收糧鬥會比標準鬥容積大,使得農民不得不多交糧食;而在發放糧食(如賑災、軍糧發放等情況)時,卻使用容積較小的鬥,這樣一來,中間的差額就被官吏貪汙。”

“刮平則是更加的侮辱智商,就是欺負老實人。”

夏原吉再次震驚了,沒有想到陳羽一個小小的掌櫃,身為商賈之列,但是對於下面如何敷衍朝廷瞭解的如此清楚。

朱棣看著陳羽的意思,看來下面的官員還真不老實啊!

他沉聲道:

“果然,永樂帝登基之後,對於治理貪官汙吏上的一些手段,還是太仁慈了。”

“有時候剝皮萱草的法子,還是應該時不時的拿出來震懾一下,才能讓那些人管住手!”

陳羽擺了擺手:“老朱,不是治理手段仁慈的問題,古往今來都是一樣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只要有人就會存在貪腐,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你應該也聽過。”

“而且,洪武帝手段夠殘忍血腥吧,但是貪官不一樣殺了一茬又一茬。”

朱元璋對貪官之嚴酷,可謂歷史上罕見。

洪武帝想的是利用嚴酷的刑罰,來鍛造出一個美好的世界。

但沒想到最後,

朱元璋的做法不僅沒有斷絕貪官汙吏的存在,反而還讓明朝成為了貪官最多的一個王朝。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夏原吉喃喃自語,細細品讀著這句話。

良久,夏原吉無奈的說道:

“掌櫃的,說的很精闢啊,只是哪怕把這些田稅有一天轉移到了商稅那邊,還是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難道每一年稅收這樣大額虧損的局面,無論如何也無法避免?”

“朝廷可派遣專員,巡糧御史監督。”朱棣提出了他的解決辦法。

畢竟每一年各地方如果出現鉅額的貪腐案件,都是朝廷派遣巡按御史去查案。

這樣一來,也可以設定一個巡糧御史,去監督每一年收糧情況。

陳羽搖了搖頭,直接否定道:

“全國各個州縣都要收糧,巡糧御史數量一多,那麼裡面人員的質量能夠保障嗎?”

“如果所派遣的巡糧御史與當地官吏同流合汙,是不是還要再派遣專員去督查巡糧御史呢?”

“這……”朱棣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個辦法行不通。

如果這樣做的話,那麼問題又繞回來了。

治標不治本。

陳羽看著老朱與老夏二人都在低頭思索,不再說話,

於是說道:

“其實很簡單,稅收的時候不收糧食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