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李君羨把李恪宴會上的事簡明扼要的進行稟報。

聽完後,李二沉吟半響,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問道:“你說那些人為何要找那小子的麻煩?”

“末將不知!”李君羨垂著頭趕緊回答。

不過,如今李二的側重點在這些人為何要為難楊帆的身上。

看著一臉懵懂的李君羨,李二心頭微微嘆了一口氣。

自己的這位百騎首領雖然勇勐無比,但對於陰謀詭計的敏感度確實差了一些。

這些人居然敢在自己兒子的宴會上對楊帆發難,顯然是有人在幕後推手。

更何況,此時正處於科舉改革的關鍵時期,也不得不讓李二多想。

李君羨說此事乃是因為與人打賭,李二陛下便問道:“那混蛋又作詞、又打賭,到底意欲何為?”

如今楊帆參加對賭,那就說明楊帆不能擔任主考官之職。

為了公平起見,楊帆是要避嫌的,不可能在擔任主考官的同時又作為考生。

李二真有些恨鐵不成鋼。

這混小子平時鬼機靈的很,怎麼會看不出這些人的目的?

莫非這小子一天不惹點事就睡不著覺?

想到這兒,李二問道:“與楊帆對賭的人是誰?”

“中書舍人許敬宗的兒子許章。”李君羨回答道。

李二點了點頭:“許章?嗯,這人朕知道,才學是有的,但為人浮躁,心性涼薄,難堪大任。”

“上次在新豐望月樓,那許章不是故意為難楊帆,怎地現在還沒完沒了了?”

李君羨解釋:“此次許章麻煩,顯然是有所依仗。”

“那許章代表太子殿下受到吳王殿下邀請前去赴宴,大抵也是因為望月樓那件事,對楊帆很是不滿,言語之間頗多挑釁,於是故意刁難,忠義侯便作了一首詞反擊……到最後甚至演變成了對賭。”

聽到自己的大兒子居然讓許章代表自己前往赴宴,李二暗自一嘆。

這個大兒子,性情優柔寡斷,眼界始終是淺薄了點。

那許敬宗作為秦府十八學士之一,名聲一直不顯,卻始終徘迴於五品官再無寸進,可見能力有限,非是肱骨之才。

但是太子李承乾卻讓許敬宗的兒子代表自己參加宴會,甚至在席前對楊帆百般挑釁,最後楊帆不得不作詞反擊。

可見許章的行為必是得到太子李承乾的默許。

楊帆是什麼樣人?

李二自認普天之下沒有幾個人能比他更清楚這混蛋的脾氣與才華。

楊帆是一個驕傲到骨子裡的傢伙,為了一口氣,他能視親王如無物,一拳打得李泰哭娘喊爹的告狀。

為了打擊長孫衝,楊帆敢寫出《愛蓮說》那樣的暖昧詩詞。

楊帆甚至敢將一國使臣當街打斷腿……

李承乾居然讓許章這樣一個人去壓制楊帆,這不是扯澹麼?

論起吟詩作對,楊帆可比掄拳頭打人更在行。

孔穎達都說過,天下文采十鬥,楊帆獨佔其八,對於這位大儒的話,誰敢不認同?

想到還掛在自己卸書房裡的《將進酒》,李二陛下饒有興致的問道:“那小子作了何詞?記得否?念來聽聽!”

“不得不說,那小子還真是個天才,尤其是在詩詞之道上,若是參加明經科舉,求個功名也不一定。”

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考試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考試的科目一般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六科。

其中秀才科被時人稱為“尤異之科”,它是唐代六門常科中最早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