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可能為所欲為啊!
因為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會引起很多連鎖反應。
甚至有些開始想念與楊帆在一起談天說地,毫無尊卑的放鬆時刻。
作為皇帝,李世民心裡當然也清楚,若是大臣們都沆瀣一氣,反倒是他這個皇帝要睡不著覺了。
可是心裡又覺得很不是滋味,也許只有與楊帆相處的時候才能真正的放鬆吧!
對於李靖的話,李世民不置可否,但還是將手裡的奏章遞給李靖:“喏,這是楊帆那小子呈上來的奏疏,大家傳閱看一下,看看咱們這位忠義侯為大唐想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法子安定吐蕃,看完後諸位愛卿也好合計合計。”
聞言,李靖倒也沒有客氣,從內侍手中接過奏疏,細細的看了起來。
須臾後,李靖看完奏疏,隨即微微眯起眼睛,細細思索,將之遞給房玄齡……
瞬間,政事廳裡再一次陷入沉寂,只有了翻閱奏摺的聲音。
房玄齡看完,面無表情……
見奏疏在長孫無忌等人手中一一翻閱,最後又送回了李二陛下手中。
李靖這才輕輕一嘆,不勝唏噓地道:“陛下,老臣以前總是認為軍事是征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最有力武器,現在看了這份奏疏,這才知道老臣是真的老了,也該到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如此驚才絕豔的策略,居然出自一少年之手,令老臣汗顏,如果此策略成行,足以令大唐邊疆安定,再無刀戈之禍。”
長孫無忌心裡陡然一驚,詫異的看向了李靖。
雖然他也承認奏疏裡的策略很高明,可怎的就能讓李靖說出這番話來?
實在太誇張了!
有誰能得到謹言慎行的李靖這麼誇獎的,這可是天大的讚譽!
只不過是治理和控制吐蕃國的策略罷了,難道還能推行至大唐周邊四夷?
很快,長孫無忌陷入了沉思。
對於這位善於明哲保身的大唐軍神,雖然赫赫戰功讓很多人覺得李靖是一介武夫,但長孫無忌卻深知其深不可測的智慧,這番話絕非無的放矢。
略一深思,長孫無忌頓時動容,心中暗歎一聲,面色有些灰敗。
看來沉浸於朝堂之中的勾心鬥角,以致於在全域性的謀略上退步了很多,居然沒有在第一時間看出裡面的玄機。
文化入侵,吐蕃人治理吐蕃人,經濟捆綁依賴……
吐蕃人學習大唐文化,說大唐語言,吐蕃的衣食住行依賴大唐……
如此種種,想想都恐怖!
雖然不知要如何實施,但若這幾件事情都做成,以後還有吐蕃這個國家存在嗎?
同樣的道理,這些策略也可以實施在交好的邦國身上。
若是此種策略推而廣之,不出幾十年,大唐不用耗費一兵一卒,便可將周邊的國家全部控制在手中,讓他們往東他們都不敢往西。
這也太讓人匪夷所思了,這個楊帆居然能想出如此策略,簡直是妖孽。
李世民攤開手中的奏疏,忍不住再看了一眼,欣慰的笑了笑,說道:“眾卿以為如何,還覺不得覺得朕是過譽了?”
“陛下聖明!”眾大臣齊聲恭維。
奏疏上的內容著實讓他們這群老傢伙震撼不已,這已經不是關乎楊帆才能的問題。
能有這份眼界,能設計出此等策略,的確當得起李二陛下那句‘宰輔之才不足稱道’的話。
房玄齡、李績對視了一眼,心中苦笑不已。
原本認為楊帆雖然才華橫溢,但畢竟年輕,見識短、性子躁,遇事難免不能考慮周詳,與他們這些官場老人來說還是有些差距,哪知道還有些小看了他!
不過卻有些欣慰,畢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