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早已看起了好戲,當上了一個個的吃瓜群眾......。

“怎麼?董卓你惱羞成怒了”?看著氣憤不已的董卓幾人,劉備搖頭笑道。

聞言董卓怒火中燒,於是想要拔劍。

可就在即將拔出之時,董卓拔劍之手,被李儒一把扣住。

而臺上的氣氛越來越奇怪的時,李儒來到董卓的耳邊,極力的小聲勸阻著,而董卓起初則有些不耐煩。

“相國,既然他劉幽王不同意,且先就此為止,待過些時日,儒親自去其府邸與他一商,畢竟現在慶功宴名義上還是給劉幽王與都亭侯舉辦”。

“而都亭侯公孫瓚又與劉幽王師出同門於盧植,所以相國想拉攏都亭侯,也就必須就此圓場,否則這後面無招賢而用,就得不償失了”!

“私事與公事,相國,孰輕孰重乎”?

離董卓近的五將聞其言,點點頭,覺得李儒說的有理,正事兒是拉攏賢才為己所用,至於這件事,李儒有所承諾,也就不必擔心,相信李儒能夠弄好。

董卓則陷入了兩難,一是自己的閨女被辱,其二為面子,董卓看自己的面子看得比誰都重,所以這麼不了了之,又有些不甘。

也就在董卓眾人還在思考之時。

一身著白甲之人,來到了臺上直奔劉備幾人的方向。

而此人五官端正、面色透著堅毅之態,其身形也是健壯無比,此時置身一人來到了臺內 。

“玄德兄,可還識得我公孫伯珪否”?白甲之人,朝劉備抱拳道。

“公孫伯珪”?

“公孫瓚”!

劉備想了想,便知道了此人是與自己有著師出同門關係的白馬義從公孫瓚吶,只不過誰是師兄,誰是師弟,就不知道了。

【作者問:好像師兄是公孫瓚吧。】

“伯珪兄,好久不見啊”!劉備來到其面前說完,又道:“不過伯珪兄這臺內,不太安全,莫來蹚渾水才是”。

“無妨”。擺手說完,公孫瓚便轉身來董卓稍近之地道:“董相國,你這是為何意?殿下已說明不納貴女為妾,你還想繼續死皮不成”!

“你是何人,敢與相國如此說話”!李傕怒聲道。

聞其言,公孫瓚不急不緩的道:“本侯公孫瓚,不知你為何人,也配與我一談”!

聞此白甲之人,是公孫瓚後,思考利弊的董卓便一驚,於是腦子一轉,接受了李儒的意見。

之後笑道:“原來閣下就是都亭侯,咱有禮了”!

隨後便拱手抱拳朝公孫瓚揖了一禮。

“敢問相國,剛剛之言是為何意”?回禮,公孫瓚再次重複了一句。

聽完此言,董卓先是朝劉備的方向瞄了一眼,之後又在公孫瓚身前掃視一番,心中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

“呼~”!董卓撥出一口氣,道:“都亭侯,咱不為何意,既然殿下不願,那就此打住吧”。

點點頭,公孫瓚便抱拳道:“既然如此,那就謝過相國了”!於是不看董卓的臉色,直接轉身來到劉備面前道:

“殿下,董相國不予追究此事,我等回桌好好敘敘舊才是”!

看著公孫瓚,劉備也是不禁心中想道:“『劉大耳啊劉大耳,你的命是真的好,先是前有師傅為其在靈帝面前求情,抱不平,最後寧願不要功名利祿也要保你劉大耳』”!

“『而後,又有師出同門的公孫瓚為其前來打圓場,不畏自身安危。可謂是滿滿的師兄弟情誼』”!

於是臺上的董卓眾人與劉備眾人便一拍而散,各自朝著自己的原來座次而去,至於公孫瓚自然是被劉備一同拉了過去。

而在這期間,公孫瓚問的問題也是讓劉備有些發懵,於是便將自己發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