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商議不成,李儒打圓場。都亭侯公孫瓚”!(第4/4頁)
章節報錯
風寒失憶一事告訴了公孫瓚。
當公孫瓚得知劉備失憶的事情後,也是為其噓寒問暖了好一會兒,在罷休,於是也不再聊以前,而是這近些年的一些事情來.......。
【公孫瓚與劉備關係十分要好,原一起求學於盧植,二人為師兄弟關係。公孫瓚後來割據幽州,與袁紹連年混戰。劉備早年流浪,在公孫瓚手下避難。公孫瓚則是欣然接受,並多次助於劉備。】
【劉備曾經家裡生活艱苦,家中只有一個老母親可以相依為命,為了謀生,劉備幹著織蓆販履的生意,要知道,在古代,從來都是重農輕商的,所以劉備當時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很多人都瞧不起他,更不相信他會有什麼大作為。】
【所以當初劉備打江山的之時,非常艱難的。不過嘛,好在他劉備人緣好,曾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其中,劉元起和公孫瓚就是兩個在他年輕時期對他幫助最大的人。】
【早年間,劉備有幸得到了族人劉元起的資助,劉元起認為劉備非池中之物,將來必有一番作為,所以便自願資助劉備完成學業,也是在他的幫助下,劉備才有機會到盧植那裡去學習,也因此結識了公孫瓚。】
【而公孫瓚的身份是貴族出生,可因為公孫瓚為母身份低微,所以在知曉劉備的過望後,覺得與他的過望差不多,從而便與劉備而交,而且劉備自己的見解也是讓公孫瓚有所贊同,因此二人的關係還是可以的。】
回到正文——
隨著時間的流逝,心情不好的董卓也是叫來一群舞女在場中開始跳起來漢代舞,自己則是不停的灌著酒水。
一雙眸子更是時不時的瞥向劉備那一桌。
旁邊的李儒見董卓如此,於是朝董卓悄悄的說道:“岳父大人,此事雖不成,但儒卻有辦法讓殿下可答應下來”。
“嗯”?輕嗯一聲,董卓便扭頭朝李儒道:“你有何辦法能讓他劉備應承下來?還是說你是有何計”?
笑了笑,李儒道:“岳父大人,這殿下剛剛不應承,儒猜測其一,岳父大人早在洛陽之時,與慘殺地方官員有關”。
“其二,則是此女為岳父大人的女兒,所以誠心想娶或納為妻妾者,不足五指之數,而殿下是聰明人,自然不會接受,或者說是與你我有瓜葛”!
“其三,殿下剛剛激怒岳父大人,也是誠心而為,原因自然非常簡單,那就是讓岳父大人對他大動肝火,與之結怨,這樣一來,這殿下也就算是達到了目的,而岳父大人也就不會再想到將自己的小女兒給殿下了”!
“其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殿下想讓岳父大人你的所作所為,公之於眾,皆時岳父大人想招賢,絕對不會太過理想”!
“而這四點也是儒剛剛猜測的結果,另外何計何謀儒已有決斷”。
聽完李儒的前面分析後,董卓豁然開朗,於是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不曾想殿下他還有這算計別人的心思,李儒你不說出,或許咱還真上了他的當不成”!
聞言,李儒點頭道:“也幸得都亭侯公孫瓚前來插一腳,否則後面岳父大人招賢就更不會順利了”!
點點頭後,董卓道:“李儒你覺得這次甘心為咱所用之賢,有那些,又要如何肯定會有人來投效”?
聞此言,李儒看了看小劉協的方向,眼珠子一轉,想了想後,說道:“這到時候不需岳父大人開口,只需讓陛下開口即可”。
“讓陛下開口”?奇怪的看了一眼李儒,董卓便不解的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