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等著耶律德光表演完畢,左皮室詳穩,典宿衛事耶律頗德才開口說道。

眾人也議論紛紛,都在猜測是南朝出了什麼英雄人物,敢來捋他們大契丹的虎鬚。

不少人都吵著要派特使去訓斥石敬瑭,讓他徹查是何人。

“敢問督監,那些白袍甲士所穿的甲,是這種鐵甲嗎?”

一個稍顯稚嫩的聲音響起,眾人一看,原來幽州節度使、燕王趙延壽的長子,金吾將軍趙匡贊,正指著他身後的就甲士問道。

耶律德光讓趙匡贊身後甲士站到蕭實魯面前,讓蕭實魯一觀。

如果張昭在這的話,就會認出來,此人就是在馬嵬坡下站在趙匡贊身後的那個武將,這套棉甲,也是他贈予趙匡讚的。

蕭實魯仔細看了看,這甲表面蒙著一層布,用泡釘固定,翻到裡面一看,他直接就是一哆嗦。

好傢伙!那是一層層軋的跟木板一樣硬的奇怪布匹,加上精鐵大片組合在一起的,難怪防護力那麼好!

“回稟陛下,正是此種鎧甲!不知金吾將軍從何得來?”

趙匡贊沒有回答蕭實魯的問題,而是又讓人從帳外牽來了一匹高頭大馬。

此馬相當雄壯,耳朵豎立,並向中間併攏,看起來有種奇怪的傲嬌之氣。

“那些騎兵的戰馬,是不是與此類似?”

“正是!這耳朵尤其相似。”蕭實魯連連點頭。

“稟告陛下,臣知道來的是誰了。”趙匡贊把手一拱,開口說道。

“哦!快說說看,是誰養得起如此精銳?敢如此大膽!”

耶律德光站起來問道,趙延壽和趙匡贊父子,可是他安定燕雲十六州的合適人選。

趙匡贊寬袍大袖,起身拱手過額,好像是在對耶律德光行禮,但實際上是在藉機調整臉上的表情。

等到他行禮完畢,臉上表情已經十分凝重。

“回稟陛下,此人就是歸義軍沙州張家的張昭,兩年前以河西隴右十八州歸國,素以大義聞名南朝。

其治下之民數百萬,帶甲五萬有餘,此布面鐵甲、河西折耳馬、河西神臂弓都是歸義軍特有。

督監看見的那些手持陌刀的重甲士,定然是河西張大王的親衛憾山都。

臣在關中時,與張大王有數面之緣,河西軍驍勇,請陛下慎重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