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百年中國現代詩歌漫談(7)(第1/2頁)
章節報錯
6.百年中國現代詩歌20+10最佳
從胡適開始至今,中國現代詩歌百年有餘了,而在這百年裡,中國現代詩歌的作者們大大豐富了中國文化,為中國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首先是那些真正寫出好詩來的優秀詩人,但也包括那些辛勤地默默地寫詩並熱愛詩歌喜歡讀詩的廣大詩民。
一首詩的好壞,用什麼來評判呢?我認為,寫得好,寫得美,寫得新奇固然重要,但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評判標準是“共鳴”。如果你寫的詩連你自己都感動不了,那就扔了吧。如果你寫的詩只能感動你自己,或者只能感動一個小圈子裡的人,那只是比較成功。如果一首詩能夠引起許多人,甚至天下人,甚至幾代的天下人的共鳴,那麼這就是一首至少非常成功,也許是偉大的詩了。上面說到過,有人說李白的小詩《靜夜思》是千古第一詩。其實細想之下,我覺得很有些道理。就拿我自己來說,每次想到這首詩,就會為那種深厚到漫無邊際的意境所感動。這就叫共鳴。如果一首詩是最能引起天下人的共鳴和感動的,那這首詩就應該是天下最佳詩了。
我這裡選出20首最佳現代詩歌和10首最佳現代歌詞,既是集玉而成,也算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都來說一下,改選一下。
自古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精選詩集,而且出了很多版本。中國現代詩這方面是怎麼個情況呢?
網上有個《中國現代詩歌大全》,由“中國現代詩歌文庫編委”於2005年至2006年編出。裡面選錄了519位詩人的5174首詩,堪稱龐大,讀都讀不過來(建議收藏)。裡面按年代也按流派分,還按漢語拼音的姓氏排列詩人,點選每個詩人的名字都能讀到此人一至幾十首入選的詩。這個編委做了一件大事。可惜的是,工作還有些粗糙,比如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樹》和戴望舒的代表作《雨巷》居然沒有收入;還有,在h的姓氏群裡,我沒有找到賀敬之的名字。也許是編委對他有些看法,但是,他是第一部新歌劇(這也是詩歌噢)《白毛女》的作者之一,他的詩《回延安》在我讀書時還收入了課本,至今我還記得“幾回迴夢裡回延安,雙手捧定寶塔山。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裡”這些朗朗上口容易記住的詩句。不管對他怎麼看,但他至少應該被視為一個“流派”的代表人物。這些也算是這個相當好的《大全》小小的不全吧。
網上有不少現代詩歌的選集,我看到的有《現代詩一百首》(其實收錄了約80首),《經典現代詩歌欣賞63首》,《中國現代詩巔峰之作》(共收錄了11首),《讓人驚豔的10首現代詩》,《最值得讀的十首現代詩》,《現代詩歌精選集》(共收錄了17首),《現代詩歌精選》(共收錄了36首)。這些選集有以下這些特點:一,在收錄比較多的選集裡,被選入最多詩的基本上都是席慕容,其次是徐志摩、北島、汪國真等。二,在精選(選入數量少)的有排名的選集裡,排在第一位的基本上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或排第二,或在前幾名之內。三,精選集子裡選入的,有好幾篇顯然可以說是公認的,比如卞之琳的《斷章》,余光中的《鄉愁》。四,精選集子裡有幾篇是單選的,比如有個集子裡選入了馮至的《蛇》,有個集子裡選入了臧克家的兩首。
我基本尊重那些公認的篇章,略作了些調整。首先,這裡一共才20個位置,本來象席慕容、徐志摩、北島等可以每人至少多選一首,但我還是遵循了一人最多一首的原則。第二,《最值得讀的十首現代詩》選編者把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放在第一位,戴望舒的《雨巷》第二。但他在《雨巷》後面寫道:“開新詩節律之先河,也是新詩中的第一經典之作”,在《再別康橋》後面又寫道:“我不認為這首詩好過《雨巷》,整體看還有所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