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文華殿或許是整個皇城之內最為功能鮮明的宮殿群了,人們習慣性將它們的名字與它們的功能所結合。認為武英殿主武事,文華殿主文事。

事實上,兩殿功能其實是一樣的,與它們的名字沒有任何關係。文華殿在成為東宮外朝之前,是皇帝學習、召見、辦公的重要場所之一。而武英殿在國初時候,也是同樣的功能。

但是,由於朱厚照某種強迫症。現在的武英殿在功能上正向著“武事、兵事”方向一去不返,整個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後兩殿還有東西配殿以及整個宮殿區域之中,那種兵者強硬的氣瀰漫。

朱厚照力促而成的武英殿軍機御前會議,也成為了未來大明百餘年軍政最高決策機構。

武英殿,也由此成為了大明軍機的代言詞。與文淵閣一樣,成為武官們一輩子所奮鬥的目標!

兵部很適應現在的這種環境,因為他們很明顯的感覺他們在這次戰爭之中,起到作用就是不停蓋章而已。往常那種主導戰爭走向乃至決定結束與否的感覺一去不回,凸顯出來的都是前途未卜的茫然。

除此之外,兵部之人普遍認為天子似乎是越來越較真甚至於矯情了。對於兵部所呈所奏更是字字計較,句句斟酌。怎麼說呢,就是分的很清楚,比如規定上說這事歸兵部管,你上奏天子會酌情予以回覆,若不是天子必定不會理睬的。

大明軍政分屬五軍府與兵部,五軍府統領軍隊出戰,而兵部負責調兵統一號令。五軍府成型前的大都督府幾乎是總攬這兩項大權,後來兵部地位提升而得到調兵權。後來人總說這是文官對於軍權的竊取,這可是冤枉了文官了。

統兵權與調兵權的分開,乃是大明皇帝的手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兵部地位的確高於五軍府,但是兵部完全不可能對五軍府施加管理的。

不說勳貴們不會同意,就是皇帝也絕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的。

需要明白的一點是兵部有調兵權,但是兵部是沒有一兵一卒的。可以理解為大明軍隊無論邊軍還是衛所,其編制都在五軍府。

兵部重點不在統兵也不在調兵,而是權衡以及為天子提供參謀!同時,他們也負責軍政系統與行政系統,武官還有文官之間的協調。

但是,現在的兵部就有越權了。他們時常對軍隊事務進行干預,而弘治皇帝現在就是在對這一行為加以制止。

當然,弘治皇帝也對自己隨意使用國家軍隊的做法痛定思痛。前些日子裡,朱厚照親自帶著張懋等人去了一趟城外先昌國公的墓地。現場傳達了天子聖旨,令在現場參加昌國公墓地建設計程車兵全部返回營地,並對他們作出補償。

另外,由張氏兩府對朝廷作出賠償,共十萬兩!

另外京城的退佔(佔役)也是如火如荼,包括皇室本身也是如此。原本提議呼叫軍士參與內廷建造的內官監太監李廣死了,但是內官監的罪不能算了。

所以,內官監所有內侍以及內官監所有人工程負責人被斬!而勳貴之家,退佔的最後時間定在千壽節當天。

而兵部希望更深層次參與到這件事中來,可是乾清宮對於他們的訴求相當冷淡,除了同意他們從旁監督之外再沒有其他安排。

而近段時間以來,五軍府日子過的最為充實忙碌。讓英國公張懋有了一種與他父親在時那種揮斥方遒的感覺,統領大明百萬軍隊,那是何種感覺啊!

作為大明皇室死忠,英國公府對大明皇室與大明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張懋這個人能力不咋滴,但是英國公府對於皇室的忠誠度很高。

張懋本人也是能夠看清形勢,他知道當今天子是有意先讓東宮掌握軍權的。

所以,他無條件的倒向東宮。

而東宮是有意思重新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