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黨爭非常激烈,也是非常有害的。

但他的孝子賢孫們卻在千年之後做出一個:“黨爭是有利的。徽宗終結了黨爭,也就終結了北宋”的結論。

孝子賢孫們認為:宋朝雖然激烈的意見分爭,但是:

文臣都是心胸坦蕩的正人君子!

都是道德十分高尚的儒家學者!

在朝堂上兩派可以爭得臉紅脖子粗,寫出十分犀利的文章攻擊對方,但雙方都知道,這樣的鬥爭都是沒有私心的,沒有任何個人利益的!

他們是為國家安定、為老百姓福祉、為江山社稷的長久而爭執!

在北宋,各位參與黨爭的官員不管當政,還是被貶黜,都能表現出超然的人生態度,彼此之間儲存著良好的個人關係。彼此之間有矛盾,能為了理想一起共事,為國效全力。

..........

不知道他們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做出這樣的結論。但大抵都是放屁。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就在於變法觸動了當朝大臣的利益,黨爭之激烈,朝令夕改,一直綿延五十餘年。空耗國本,導致變法失敗,國家越發虛弱。

“你贊同,我就反對。你反對,我就贊同。”

滿滿的私心,哪兒有一點為國為民、為江山社稷之心?

一直到徽宗朝,才暫時平息了“元佑派”和“熙豐派”之間的爭鬥。

即便徽宗朝蔡京一家獨大,也沒有持續多長時間,蔡京倒臺之後,黨爭又起,並在聯金滅遼的國家決策中,也起了很壞的作用。

朝令夕改、反覆無常、不守信用,前腳跑過來低頭哈腰說好話求聯盟,轉身又開始耍心眼玩對抗,一點兒戰略定力也沒有。

原因就在內部黨爭激烈,沒一個真正做主的。

所以,北宋滅亡是因為徽宗終結了黨爭的緣故嗎?不,恰恰是黨爭又起,損耗了北宋最後一點元氣。

而蔡攸、蔡京父子之間的爭鬥,雖然沒有擴大到整個朝堂的程度,但互相還是不斷給對方扯後腿。

蔡攸原本是支援十節度出兵參戰的,因為官家承諾由鐵虎徐槐擔任行軍總管,如果取勝,就是自己一派的成功。

但現在他又不想了。

因為楊戩那太監已經先領兵前往,如果十節度助戰,也只會歸入楊戩麾下,徐槐的資歷還是淺了些。

既然沒有好處,他當然反對了。

他原本以為徽宗也是不支援增兵的,但沒想到,徽宗話鋒一轉,認為楊戩隨連勝三場,但為保萬無一失,還是讓十節度前去助戰為好。西軍就算了,距離太遠,將近兩千裡的路程,等他們趕到濟州,也許楊戩早就率兵剿滅梁山了也說不定。

“官家聖明!”

蔡京、童貫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拱手而去。

蔡攸有點鬱悶,覺得在父親和他之間,徽宗還是更信任蔡京。這可不行啊,他眼珠一轉,想起了一個討好徽宗的好點子。

“官家,近來我聽聞一樁趣事,周邦彥那老貨被自己的夫人給打了。”

蔡攸伶牙俐齒,講故事也很有天賦。

“哦?”

修道長生的徽宗也有了點興趣。周邦彥乃是當今第一詞人,去年剛從明州知府的任上被調回開封,拜秘書監。

“官家您也知道。這老貨自詡有些才華,最喜在青樓酒坊之間賣弄詩詞,最近,竟然迷戀上了一位京城名妓,還揚言要休妻另娶那女子。結果被暴怒的老妻打的滿頭包,成為京城笑柄,已經一連三日不肯露面矣。”

“哈哈哈,竟有此事?哪位女子如此魅力?”

“此女名為李師師,乃是鎮安坊李姥姥一手調教出的絕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