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1/4頁)
章節報錯
三月十六日,濰坊城。
晁蓋召開公審大會,審判白時中。
宋朝得文人之心,一個非常大的原因便在於,官府對文臣的“不殺”之策。
自秦漢以後,“刑不上大夫”便是一句空言,違法的文臣武將朝堂公卿被殺的不計其數。
唯有宋朝,雖無明文規定,但是立國百年,未有誅殺文臣的先例。
所以,《鍘美案》雖然流傳甚廣,但一定是杜撰的,原因就在於此,宋朝對文臣是“不殺”的。
包拯喊: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怎麼可能呢。“刑不上大夫”才是宋朝的潛規則。
搶佔百姓農田不算罪,因為天子說了“書中自有千鍾粟”。
貪汙受賄、放高利貸不算罪,因為天子說了“書中自有黃金屋。”
強搶美女,妻妾成群,通姦扒灰不是罪,因為天子說了,“書中自有顏如玉。”
能夠給文臣定罪的,唯有站錯了隊,得罪了同僚。
這也就造成大宋朝堂黨爭激烈,貪婪成風,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但在晁蓋這裡,這套“潛規則”卻行不通了。
白時中雖然是“尚書右丞”,但該判他的死罪,晁蓋毫不手軟。
一場公審下來,白時中主要三條罪狀都集中在他數年前擔任青州知府期間:一為收受賄賂肆意製造冤案,民多怨憤;二為懶政無為,致使災年百姓餓死無動於衷;三是肆意倒賣府庫物資,為自己肆意斂財。
三罪並罰,判處遊街示眾後,斬首示眾。
“怎麼可以,怎麼可以因為這些小事定我的罪?我不服,我不服啊!”
白時中當庭叫嚷。
“如此行事,不合律法,不通人情啊。”
一些文人學子也為白時中叫屈。
“如此擅殺,置我等文人顏面於何地?”
戰爭結束之後,很多濰坊城內的老儒都開始跳出來發表觀點了。
“判罰太重了,太重了!豈能因區區銅臭,殺害朝廷大員!”
府衙一些官吏也表示不解。
這一切都被晁蓋看在眼裡,戰鬥的時候跑個沒影,和平了跳出來嘰嘰歪歪,指的就是這些儒生。
“還是缺乏思想改造啊。”
晁蓋有些嘆息,犬儒思想盛行千年,不是靠武力能夠解決的,更不是靠自己一個能扭轉的,需要的是一大群人,一代代的教化才能實現思想的改變。
這也是晁蓋寧可讓讀書不多的宗方擔任教育曹的曹主,也不去尋訪當地大儒的原因。
成年人心已經固化了,但是孩子們還有改變的可能!
“遊街示眾,午時三刻斬首!”
晁蓋這些天坐衙判案已經熟練,籤子丟下,軍兵上前將人帶走。
“我不服,我不服!我是尚書右丞,我是文臣,你不能殺我,你不能殺我!”
白時中連喊帶叫,他原本以為自己就算被俘也不過換個主子,可以繼續當官,誰知道後果竟然如此嚴重。
“啪啪”
抓著他的軍兵被嚷的煩了,兩巴掌打腫了他的嘴巴,找來麻核桃塞住,架上了囚車。
“好啊!”
“真解氣!”
“對待這些貪官汙吏,就該這麼幹!”
周圍觀看的百姓紛紛叫好。對晁蓋連朝廷大員都敢殺的決心所震撼。
殺了白時中,既有民心考量,也有政治考量在其中。
如果把宋朝的武將比作是“狗”,那麼大宋文臣就是“牽狗人”。
只打“狗”,是嚇不住“牽狗人”的。
只有殺掉幾個“牽狗人”,才能讓他們害怕,從而把“狗”牢牢拽在身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