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請讓我等隨行,一起追擊!”

魏定國等人主動請戰。

一半是出於憤怒,一半是晁蓋的蠱惑術lv2增加友軍20%計程車氣,讓他們有點興奮上頭了。

“可!”

晁蓋朗聲答應。現在城內梁山主力已經追蹤白時中的兩萬禁軍主力而去,城內空虛,放著一萬凌州團練營在旁邊,晁蓋也不安心,不如拉著他們一起追一追,就當武裝巡遊了。

而此時的官府禁軍仍在摸黑遁逃。

不得不說,在性命攸關的情況下,人的潛力很大。

白時中、酆美、畢勝從入夜開始,摸黑前行,竟然在天亮前讓他們跑出了六十多里。

“哈哈,過了這彌河,就能一路直達東營,只要固守待援,等到河北東路兵馬來援便可!”

白時中為自己計策成功欣喜不已。

“全賴總管大人奇計啊!”

酆美、畢勝也都放下心來,又開始了吹捧。官場從來不是埋頭苦幹,而是人情世故啦。即便他們是武將,也有一顆上進的心呢。

如今,他們距離逃出昇天,只剩下跨越面前這條寬達兩百多米的彌河了。

彌河是一條發源於臨朐沂山,一路向東,注入渤海的大河,汛期河水有四百米寬,枯水期也有兩百米以上。

有河自然有橋,橋名方臺。

相傳,春秋戰國齊獻公定都臨淄以後,彌河成為齊、紀兩國的界河。

彌河以東,當時存有紀、寒、鄑邑、斟尋、過、東萊等東夷諸國。這些東夷侯國、部落、侯國多是商朝的同盟。對滅商的大周,以及大周分封的齊侯,懷有嚴重的牴觸情緒,時常聯合起來對付齊國。

齊國為對抗他們,便在臨淄東五十里,彌河西岸建立了4座規模龐大的軍營和一個高大的方形瞭望臺,當地稱“方臺”,隨時注視紀國的動向。

齊襄公八年(公元前690年),齊國向東進軍,開啟長達百年的征討東夷之路。為了方便物資運輸,便在方形瞭望臺處修建了一座木橋,被稱為方臺橋。

主橋木質,長235米,寬約4米。兩端引橋由長三尺左右,寬一尺半左右,厚約一尺的巨石組成。巨石上大量春秋戰國至唐朝的遺留文物。乃是溝通南北的重要通道。

白時中之前從東營到濰州,經過的也是這座大橋。

4米寬,平時看著還行,面對兩萬大軍逃命,就顯得狹窄了。

“混賬,讓開,讓白總管先走!”

酆美、畢勝驅馬甩鞭,驅趕想要搶先過橋的軍兵,開闢出一條道路,

“白總管,請,我們護送您先過河!”

“嗯,有勞了。真不愧是御前大將,行事果然周到啊。”

白時中很滿意。

此戰雖然沒有建功,但主力尚存,回京之後求蔡太師轉圜一二,也能算個苦勞。

正當兩萬大軍過河五千人時。

只聽“道道道”三聲禮花炮響。彌河西岸突然衝出一驃人馬,呈現三面合圍之勢突然衝出。

“啊?不好,是梁山賊寇!那個胖大和尚是花和尚魯智深!”

酆美早就聽斥候說過,攻破淄博城,抓了慕容彥達的正是那個花和尚,想不到他們竟然速度這麼快!

“差一點,我就差一點就過河了呀!”

畢勝也是焦急萬分,眼看就要逃出昇天的時候,突然被潑了一盆冷水,心裡哇涼哇涼的。

“半渡而擊,這是半渡而擊,大不祥啊!”

白時中又想到了兵書戰策上關於半渡而擊的案例。自己才剛過河五千人,可對方明顯人數更多,這打的過麼?

“酆美、畢勝,快為我衝出一條道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