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悲劇收場的長孫無忌(2)(第1/2頁)
章節報錯
擔任宰相
貞觀元年(627年),長孫無忌的官職變更為了吏部尚書,被定為功臣之首,並晉升為齊國公,享受一千三百戶的實封。他既是李世民的開國勳臣,又是皇后的兄長,深受皇帝的信任與禮遇,甚至得以自由出入皇帝的私人住地。然而,長孫無忌的權勢引起了某些人的擔憂,有人秘密上書諫言,認為他的權力過大。為了表明對長孫無忌的絕對信任,李世民不僅將密表出示給他看,還召集大臣們公開表示支援。即便如此,長孫無忌依然擔心權力過盛會帶來不測,加之皇后也從旁勸說,最終李世民同意讓長孫無忌辭去尚書右僕射一職,改任開府儀同三司。
到了貞觀七年(633年),李世民冊封長孫無忌為司空。面對這一榮譽,長孫無忌多次上表推辭,他透過舅舅高士廉再次表達對外戚擔任三公可能引發“聖主私親”非議的憂慮。儘管如此,李世民堅持任命,稱此決定基於長孫無忌的才德和貢獻,並撰寫了《威鳳賦》以表彰其輔佐之功。
貞觀十一年(637年),李世民計劃分封包括長孫無忌在內的十四位功臣為世襲刺史,但長孫無忌認為此舉不利於國家統一治理,遂上表反對,指出這與流放無異。李世民深感遺憾,但仍尊重了長孫無忌的意見,取消了分封計劃。
貞觀十六年(642年),長孫無忌進拜司徒,成為唐朝帝國最高的文官之一。次年,李世民挑選了二十四位最傑出的功臣,將其畫像掛在凌煙閣中,以示紀念,長孫無忌位列榜首。同年,當太子李承乾謀反案爆發時,李世民委派長孫無忌參與審訊,並在改立晉王李治為新太子後,任命他為太子太師,確保了皇位繼承的穩定。
貞觀十九年(645年),在李世民東征高句麗期間,長孫無忌隨軍出征並代理侍中職務,在安市城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功迫使敵軍投降。兩年後,即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長孫無忌遙領揚州大都督,顯示了在朝廷內外的影響力。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隨著中書令馬周的去世,李世民任命長孫無忌檢校中書令,同時還負責尚書省和門下省的工作,進一步鞏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長孫無忌在貞觀年間始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僅是朝政決策的核心人物,也是皇室的重要支柱。
輔佐高宗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翠微宮離世,留下遺詔命長孫無忌與褚遂良共同輔佐新君。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剛剛繼位的李治悲痛萬分,緊緊抱住舅舅長孫無忌痛哭失聲。長孫無忌深知此時穩定局勢的重要性,他勸說李治應以國家大事為重,儘快返回長安處理政事。為了確保政權平穩過渡,他們決定暫時秘不發喪,並迅速安排了李治的繼位事宜。六月,李治正式登基,史稱“唐高宗”。長孫無忌隨即被任命為了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繼續兼任揚州都督,主持朝政。
作為皇后的兄長和元舅,長孫無忌在朝廷內外擁有極高的威望,他的意見往往能得到高宗李治的高度尊重。當有洛陽百姓李弘泰誣告長孫無忌謀反時,李治立即下令將其處決,彰顯了對這位舅舅身居高位的信任和支援。
永徽四年(653年),唐高宗李治命令長孫無忌審理房遺愛謀反案。吳王李恪因過去的儲位之爭與長孫無忌結怨,長孫無忌便藉機將李恪牽連進此案,指控其參與謀反。最終,房遺愛等人被處決,李恪也同樣遭遇不幸,在臨終前他怒斥長孫無忌濫用權力、陷害無辜。江夏王李道宗和駙馬都尉執失思力因為與長孫無忌的關係不佳,同樣受到牽連,被流放嶺南。
到了永徽五年(654年),高宗李治意圖廢黜王皇后,改立武昭儀(後來的武則天)為後。擔心此舉會引起大臣反對,李治與武則天特意到長孫無忌家中設宴,贈送大量金銀財寶,並試圖透過暗示的方式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