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斬貪狼之都是臥底(第2/5頁)
章節報錯
情況,包括那數萬人的規模、巫師、蠱師、御獸人、藤甲兵等詳情一五一十地告知了李凡。
“嗯……你做的很好!”李凡聽完,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眼神一凜,突然猛地抽出腰間佩劍,在探馬驚愕的目光下,毫不猶豫地刺穿了探馬胸膛。
探馬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地看著李凡,喉嚨裡發出“咯咯”的聲音,鮮血從傷口汩汩流出,片刻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李凡看著死去的探馬,喃喃自語道:“如此重大軍情,若是傳了出去,必定打亂全盤計劃,河南王殿下之大業,絕不能功虧一簣……”
……
“啟稟知縣大人,據那鰲頭村留下的種種痕跡推斷,賊寇兵力約有五百之眾,且觀其行軍蹤跡,似是朝著宜陽而來。”唯一倖存的那名探子單膝跪地,聲音微微顫抖地稟報著。
“好!你且下去休息!”朱世珍下令道,隨即濃眉緊鎖,滿臉疑惑與憂慮地質問向眾人:“五百人?這股賊寇究竟從何而來?又怎會突然在此地集結如此眾多人馬?”
“大人,此刻絕非糾結賊寇來歷之時!當務之急,乃是速速出兵,剿滅此輩惡賊,還宜陽百姓太平日子!”左邊為首的年輕參將挺身而出,言辭懇切,眼中滿是急切與憤怒。
然而,話音未落,另一旁的老年參將卻立刻站起反駁:“萬萬不可莽撞行事!此股賊寇如此心狠手辣、來勢洶洶,定是有備而來。我們理應加派人手,詳探其兵力多寡與軍備虛實,同時全力加固宜陽城防,以防其突襲我城,方為穩妥之策。”
年輕參將一聽右邊參將之言,頓時熱血上湧,大聲喝道:“賊寇當前,若只知固守,豈是丈夫所為!豈不聞‘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此時不出兵,更待何時?難道要學那縮頭烏龜,任由賊子在城外肆虐,讓百姓於水火中哀號?”
老年參將見對方這般衝動,亦不甘示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朗聲道:“君且息怒,行軍打仗豈同兒戲,休要逞那匹夫之勇。古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賊寇虛實未明,貿然出擊,恰似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一旦中伏,我軍必損兵折將,宜陽危矣!”
年輕參將氣得直跺腳,額上青筋暴起,猶如怒目金剛,吼道:“你莫要在此故弄玄虛,長他人志氣!我等受皇恩,食君祿,當以熱血報家國。五百賊寇,量也不過烏合之眾,我宜陽兒郎精銳在手,何懼一戰?”
老年參將雙手抱胸,神色鎮定自若,緩緩說道:“戰場無常,勝負豈在人數多寡。昔日淝水之戰,苻堅八十萬大軍亦兵敗如山倒。只圖一時之快,不謀長遠之策,莫要因魯莽而陷全軍於絕境。”
年輕參將一聽,頓時漲紅了臉,大聲道:“鰲頭村已經劫難,你卻只想著防守,若賊寇在城外肆意燒殺搶掠,我等坐視不管,如何對得起宜陽的百姓,如何對得起身上這身軍裝?若都如你這般瞻前顧後,宜陽百姓受苦受難之日,便是我等蒙羞之時!我意已決,願率本部兵馬即刻出徵,定要將那賊寇首級懸於城門,以儆效尤!”
老年參將阻攔道:“你此去若有差池,非但救不了百姓,還會讓賊寇有機可乘。你別忘了,我等身後可是聖都洛陽!萬不可因一時意氣而壞了大事,當統籌全域性,謀劃周全之後,再行出兵,方為上策。”
年輕參將冷哼一聲:“你休要再勸,我只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與其在此空耗時間,不如放手一搏。”
老年參將正欲反駁,朱世珍猛地一拍桌子,喝道:“都住口!你們這般爭吵,於事無補!”
朱世珍望著兩位爭吵不休的參將,心中滿是無奈與煩悶。他本就擅長政事治理,于軍略一道著實有些力不從心,而眼前這兩位參將,又都有著不容小覷的背景,讓他處理起來更是頭疼不已。
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