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斬貪狼之都是臥底(第3/5頁)
章節報錯
邊的年輕參將與朱世珍年紀相近,其生父曾是擎天靠山王陳康麾下先鋒,在北擊蒙元過程中英勇捐軀。右邊的老年參將鬚髮微白,乃是擎天靠山王陳康一位武學師父的兒子,後來還做了陳康親衛,大興建立後本來在邊關任職,後因犯事被貶到此處。
陳康念及舊情與袍澤之義,對這將位故人之子多加庇佑,亦囑咐朱世珍對其二人多多照拂。
或許是有了這層倚仗,這兩位參將平日裡行事難免有些囂張跋扈,常惹得旁人側目。朱世珍顧及陳康的情面,對其二人諸多行徑也只是佯裝不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由他們去了。
就在此時,李凡挺身而出,只見他抱拳向眾人行禮,朗聲道:“兩位將軍,且先息怒。此刻你二人各執一詞,但皆為守衛宜陽,只是所謀之策略有不同。但不論怎樣,先鞏固城防總是對的,還請知縣大人儘快下令。”
“好!此言有理!”眾人紛紛點頭。
李凡繼續說道:“如此激烈爭吵,也難有定論。知縣大人,所謂‘飽腹方思良策,飢腸易亂心神’,不妨暫作休會,待用過飯食,養精蓄銳,再行定奪,或可理出更佳方案。”
朱世珍本就被這無休無止的爭吵攪得心煩意亂,聞此提議,猶如久旱逢甘霖,心中暗贊。
李凡乃是朱世珍的師弟,也就是第三代松林學院弟子。而在某種程度上,他絕對比同一代的其他大多數同窗出名,因為他是第三代松林學院的最後一名。
不過李凡雖說是這一代中的最後一名,可即便是末尾,卻也因盛名而自帶光環。畢竟,那可是被讚譽為“黃金一代”的第三代松林學院,哪怕是最後一名,也承載著學院的榮耀與底蘊,其所學所悟,自非尋常。
朱世珍微微頷首,神色舒緩,開口道:“此議甚好。諸位且先歇下,飽腹之後,再來此共商宜陽守衛要略,望彼時皆能心平氣和,各抒高見。”
眾人見朱世珍應允,雖仍有個別將領面有慍色,但也不好再多言語,只得暫且按捺情緒,陸續散去,只待飯畢再聚,重新探討這關乎宜陽安危的重大決策。
與此同時,守軍們緊鑼密鼓地籌備著防禦工事。士兵們搬運石塊、木材,加固城牆。弓箭手們在城牆上嚴陣以待,檢查著自己的弓箭是否充足。鐵匠們在城中的鐵匠鋪裡日夜趕工,打造兵器,火星四濺。
……
“是你小子!”
“哼,居然是你這老匹夫!”
軍帳之中,方才還吵得不可開交、面紅耳赤的兩位參將,此刻正面面相覷地齊聚於此。
“老夫著實沒有想到,在這兒碰上的竟是你這乳臭未乾的小子!原以為陳安搬來的是哪路了不起的英雄豪傑。”老年參將皺著眉頭,話語裡滿是不滿與輕蔑。
“放肆!你好大的膽子,竟敢直呼陳副帥的名諱!”年輕參將眼睛一瞪,怒聲呵斥。他尚不知陳安已然接替了蔡熙的帥位,只當陳安還是城防營副帥。
“少拿他來嚇唬我!想當年,老子跟著擎天靠山王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時候,你們倆還在襁褓之中穿著開襠褲玩泥巴呢!”老年參將挺了挺胸膛,滿臉的驕傲與自豪。
“那又怎樣?若不是我父親當年身先士卒、衝鋒在前,你這把老骨頭恐怕早就化為齏粉,死上一萬次都不夠!”年輕參將毫不示弱,下巴微微揚起。
“你父親,那確實是條好漢,老夫對他自是欽佩有加。可你這小子……嘖,嘖,嘖。”老年參將一邊搖頭,一邊咂嘴,眼神裡盡是不以為然。
“切!你不過就是擎天靠山王身邊一個小小的親衛罷了。再說了,就憑王爺那絕世無雙的武功,還有那不要命的瘋勁兒,你這‘親衛’的頭銜,到底有多少含金量?真到了戰場上,說不定是誰保護誰呢!”年輕參將滿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