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幾十萬人,上千人的衝突已經算是最高階別的。

每天都有從東邊順著鐵路驅逐出境的俄羅斯人,從貝加爾湖向北直到海邊,復興會將其化為華夏疆土。

鐵路每天都在修建,一百多萬倭國人就是最好的勞動力,從復興十四年直到現在,兩年多時間已經在北部從北海向東部沿海地區修建了兩千多公里的道路,以及往西安北平的鐵路線路也已經完成。

平均每人完成五公尺的道路修建,完全是極其優待他們,但從內蒙古和東北省向北這一片適宜人居住的地區都要修上道路,以便未來鋪設鐵路。

張文傑的規劃就是百萬倭人幫助華夏開發西伯利亞,修建五萬公里鐵路方便移民。

而北海西側沙俄自建的伊爾庫茨克,現在的名稱是鎮北城,是管理周邊數百公里範圍的鎮北省的省會。

藉助火車的運輸便利,無數建築材料從西北運送過來,外蒙的煤炭就是這裡取暖的熱源。

在當地總計移民超過兩萬人,他們靠著在北海捕魚,周邊放牧生活,過得還算好。

並且在城外,建有一座巨大的溫室,由透明玻璃製成,高五米,頂上是兩層透明玻璃,相隔一公分,可以用來保暖,整個溫室面積三千五百餘畝,可以透過煤炭或天然氣供暖,種植糧食蔬菜等農作物,為鎮北城百姓改善生活。

哪怕是最寒冷的冬天,這座溫室內部的溫度都控制在零度左右,保證農作物可以正常過冬。

當然也就是在這個與沙俄對抗的前線可以這麼做,在後方兩千公里的領土,現在只有零散的華夏百姓前去定居,不會超過一萬人。

不過伴隨著華夏人丁繁盛,每年新增的三百多萬人口總是要有去處,這些廣袤的土地就是留給未來華夏開發的地方

平穩的北疆,也成為一片樂土,讓許多人想要去定居探索。

而張天一,發現了紅土金礦,拿著二十萬銀元回到本土,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決定重新探索新的世界。

他去購買最好的探險裝置,甚至親自打造一些他覺得有用的東西,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啟新的探險。

新年快樂,祝大家萬事如意,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