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放榜那天,大家一行十人,早早地前往茶樓,焦急而又期待地等待放榜的訊息。

誰都希望能夠考中,考中之後便是舉人,算是有官身之人,算得上光耀門楣。

茶樓內不時有小廝前來報喜,一時間有人歡喜有人愁。

得知自己中舉的人哈哈大笑,發放賞錢;而未高中的人則失魂落魄,黯然悶頭喝茶。

雲峰一行十人,竟全都榜上有名,其中方遠山更是高居榜首,成為解元。其他人雖名次靠後,但均有所獲,雲峰也穩定在第十名,唯有一人排在末尾倒數第二名。

這一結果無疑是對他們努力的最佳肯定。

彼此致謝後,他們紛紛轉向雲峰,恭敬地行禮:“感謝雲先生一個月來的悉心教導,正是因為您的幫助,我等才能取得如此成績。雲先生,請接受我等一拜。”

他們如此一來,反倒讓雲峰有些不好意思了。

畢竟,他擁有外掛,而這外掛是他自身所帶的。

若非他穿越了眾多小世界,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他也不敢保證能夠給予他們多少幫助。

“這一切都是大家各自努力的結果,何須言謝,反而讓我不好意思了。”雲峰連忙謙虛地回應。

大家都考上了舉人,無不欣喜若狂,於是找到一家酒樓,包下一個包廂,聚在一起盡情慶祝了一場,喝的酩酊大醉,這才一起相伴回了寺院。

有人覺得自己學識尚淺,還需兩年沉澱,準備三年後再來應試;也有人認為自己並非讀書的材料,決定放棄考試,打算找個空缺的職位直接做官。

住在寺院的小院中的學子,紛紛道別,留下住址,書信常聯絡後,相繼離開。

寺廟的小院,再次恢復了往昔的寧靜,只剩下方遠山與雲峰兩人。

方遠山決定繼續前往京城,參加會試,而云峰也懷有同樣的目標,因此兩人相約結伴而行。

而云峰高中舉人的喜訊,早已由縣衙衙役傳至季家村。

原主的三個兒子聞風而動,紛紛歸家,里正季宏遠與族老們齊聚一堂,開祠堂上香祭祖,放鞭炮慶賀雲峰高中舉人。

現在是六月份,會試則在八月份舉行。

從州城到京城需要一個多月的行程,雲峰和方遠山兩人匆匆趕路,到達京城時,已是八月初,距離會試僅剩一天的時間。

兩人還沒來得及休息,就參加了會試,方遠山發揮穩定,考中一甲第一名,雲峰也以其一貫的穩健,考中一甲第十名。

會試結束後一個月,雲峰與方文山一同參加了殿試。

方文山脫穎而出,考中狀元,被授予翰林院五品纂修之職。

而云峰則被委派至邊城蕭縣,擔任縣令一職。

:()快穿:別怕你還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