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雨氳的倡導下,教育獎勵基金設立起來了。村裡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小慧,她一直努力工作,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基金設立後的第一次評選中,小慧就獲得了獎勵。這不僅是對她工作的肯定,也激勵了其他教師更加努力地投入教學。

而一些準備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看到教育獎勵基金的鼓勵政策後,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其中有幾個年輕人決定報考師範院校。衛雨氳還專門為他們組織了學習交流活動,邀請那些支教老師和他們分享教育經驗,解答他們在學習上的困惑。

隨著村莊教育水平的逐漸提高,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同時也更加熱愛自己的村莊。一些孩子開始參與到村莊的事務中來。

有一群孩子主動加入了小輝的交通管理宣傳隊,他們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製作了精美的宣傳海報,上面寫著交通安全標語,畫著生動的交通場景。這些海報張貼在村莊的各個角落,提醒著村民們遵守交通規則。

還有一些孩子參與到村莊手工藝品製作工坊的推廣中。他們透過網路平臺,向外界介紹工坊的特色產品,吸引了更多的訂單。這讓大齡剩女們在工坊裡的工作更加忙碌而有意義。

然而,衛雨氳發現村莊裡的孩子在接受新教育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有些孩子出現了盲目崇拜城市生活、輕視村莊傳統文化的傾向。

衛雨氳覺得必須讓孩子們重新認識村莊的傳統文化價值。她和村裡的長輩們一起收集整理村莊的歷史故事、傳統手工藝製作方法、民俗節日的由來等資料。

然後,她在學校裡開設了傳統文化課程,邀請村裡的長輩們擔任教師。在課堂上,老人們講述著村莊古老的傳說,展示著傳統手工藝的製作過程,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村莊傳統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一節講述村莊古老建築的課上,一位老人帶著孩子們來到村裡的古建築前,指著那些精美的木雕、石雕,詳細地介紹著它們的寓意和製作工藝。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對自己村莊的建築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同時,衛雨氳鼓勵孩子們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進行創新。她組織了一場傳統文化創意大賽,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作出了許多令人驚喜的作品。

有一個孩子將村莊傳統刺繡圖案與現代流行的卡通形象結合,設計出了一系列新穎的手帕;還有一個孩子根據村莊的傳說編寫了一個動畫劇本,準備用電腦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

在教育發展的推動下,村莊裡的文化氛圍愈發濃厚。村民們在閒暇時間不再只是閒聊,而是更多地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

衛雨氳又想到要建立一個村莊文化中心,裡面設有圖書館、民俗博物館、藝術表演廳等功能區域。她的想法得到了村幹部和村民們的大力支援。

大家紛紛捐款、出工出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設,村莊文化中心落成了。

文化中心的圖書館收藏了各種各樣的書籍,既有適合孩子們閱讀的童話、科普讀物,也有供成年人閱讀的文學作品、農業技術書籍等。民俗博物館裡陳列著村民們捐贈的各種老物件,如古老的農具、傳統的服飾等,它們見證著村莊的發展變遷。藝術表演廳成為了村民們展示才藝的舞臺,定期會有村民們自發組織的文藝表演。

隨著村莊文化中心的運營,它不僅僅是一個文化場所,更成為了村民們凝聚情感的地方。村民們在這裡交流思想、分享生活經驗,村莊的凝聚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這個過程中,衛雨氳注意到村莊的老年人在文化傳承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他們的生活有時候也比較單調。

她決定為老年人組織一些適合他們的活動。在文化中心為老年人設立了書法、繪畫、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