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損害故事趣味性的前提下融入複雜的哲學思想,如何讓讀者更容易理解那些抽象的倫理概念,這些問題都需要她不斷地思考和解決。

而她的母親衛雨氳,看到女兒在自己曾經走過的道路上逐漸取得成功,心中充滿了欣慰。她時常和衛念曉交流自己的經驗,分享自己對哲學和文學融合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衛雨氳說:“曉兒,你要記住,哲學與文學的融合不僅僅是在作品中加入幾句哲學名言,而是要讓哲學思想成為作品的靈魂。每一個人物的行動,每一個情節的發展,都應該與哲學思想息息相關。”

衛念曉虛心地聽著母親的教誨,她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創作第二部作品的過程中,她更加註重將哲學思想與人物的情感、動機緊密結合。

例如,在描寫一個家庭中的矛盾時,她寫道:“李明和他的妻子張慧之間的爭吵不斷升級。李明覺得自己的妻子過於強勢,而張慧則認為李明對家庭不夠負責。在這個時候,他們都需要思考康德所說的絕對命令,即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遵循的道德準則。他們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律,是否尊重了對方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衛念曉的第二部作品終於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