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瘋瘋癲癲,說了這些不經之談,

【甲戌側批:是作書者自注。】

注意這裡脂批說了,這是作書者自注,那癩頭和尚就是作者了,作者與脂硯齋如此明顯的透露,自然是想讓讀者看出來的。

只是這是以看懂反面故事為前提的,在反面故事裡,林黛玉隱射的就是崇禎朝廷,他三歲時指的就是崇禎三年。

吳偉業正是崇禎三年中舉人,意味著他進入朝廷視野。第二年參加會試,以第一名獲雋;緊接著廷試,又中榜眼。

當時有人懷疑這裡面有舞弊之嫌,主考不得不將其會元原卷呈請御覽,結果崇禎皇帝在卷子上批了“正大博雅,足式詭靡”八個字,物議平息。

這使吳偉業聲名鵲起,並因此對崇禎皇帝懷有一種刻骨銘心的知遇之感。

可見,作者說此書無考時,脂硯齋卻說“大有可考!”才是真的。

所以這裡他們又幫我們確定了作者的身份,前三個是:石頭、朱三太子朱慈炯,跛足道人方以智,癩子頭和尚吳偉業。

第四個作者就是空空道人,原文寫:

後來,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忽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見一大塊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

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無材補天,幻形入世,【甲戌側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慚恨。】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

無材補天,幻形入世的就是朱三太子,從空空道人看這“大石”就能看出,他與石頭,一僧一道是認識的。

他看完此書之後,便對石頭說我若抄去恐怕不行,石頭便勸了空空道人一番,這些我們後文再解。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甲戌側批:本名。】再檢閱一遍,【甲戌側批:這空空道人也太小心了,想亦世之一腐儒耳。】

從脂硯齋的批語可以得知:這個空空道人做事風格是十分小心謹慎,並且與他與吳梅村等人非常熟悉,所以才調侃他也太小心了,估計也是個腐儒。

作者將各種資訊分散在各處,不是放在一起的,所以我們需要把它們都找出來,後文再出現時我們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