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謀算荊州(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將軍,你我現在應該可以坦誠相待了吧?”
寧宣頷首:“數年前,奉孝就定下尊王攘賊之策,坐揚州,先取荊州,後取益州,如此天下半數在手。
到那時,發兵北伐,天下皆入甕中!
眼下有王家助力,可以天子令荊州,若有不從,召天下共誅之。”
“老夫有一惑。”
“哦?”
“不知如今大將軍麾下有多少兵馬?”
寧宣啞然失笑:“是我疏忽。”
“如今揚州有水軍三十萬,二十萬坐鎮江峽,十萬屯於洞庭湖。
步卒五十萬,分佈於揚州六郡。
鐵騎二十萬,藏於九江、廬江各縣。”
“嘶!”
王允心驚,揚州竟然已經坐擁百萬大軍,莫說是天下諸侯,就是王家也不知道啊!
“如此兵鋒,何愁天下不定!”
半晌,王允感嘆。
“萬事俱備,東風已至,張平燕領兵十萬取交州,沒有一年半載的時間取不下。
謀劃荊州之事就麻煩王司徒了,如何向天子上書,我都不過問,只等結果。”
“好,老夫必然不會讓大將軍失望。”
其實取荊州不難,唯有兩點顧慮。
一是其餘諸侯不會坐視寧宣做大,揚州軍攻荊州,唇亡齒寒,那些諸侯必然發兵相助。
二者,劉景升乃是皇室宗親,又是靈帝親自任命的荊州牧,佔據大義。
傍晚,王允離開州牧府,當即下令王家上下以寧宣為尊,但有違逆,族規嚴懲。
吩咐完,王允開始沉思怎麼樣能夠名正言順的取下荊州。
次日,一信使離開揚州,直奔荊州而去。
蔡冒府。
“蔡將軍,我家主公要說的都在信中,其餘的小人一概不知。”
蔡冒摩挲著信紙,心有所動。
【…蔡氏一族乃荊州大族,蔡冒將軍亦是世家棟樑,荊州寶地,本該為蔡氏所有…
然眼下荊州牧劉景升老當益壯,其長子聰慧孝順,荊州基業,只怕非大公子不可…
你我同為世家,當同心戮力,共謀大業…】
信上說的很直白,意思也很明顯,欲助蔡氏一族奪下荊州。
這是蔡冒和蔡氏一族夢寐以求的事。
蔡冒來回逡巡,心中既喜又憂。
喜不必多說,憂的是生怕被王允算計。
一時難以抉擇,讓信使暫且住下,自己則當即回返族中,與蔡氏族老商議。
面對這麼一個垂涎太多年的肥肉誘惑,再加上蔡氏也想搭上王家的大船,總之,最後的結果如王允所願。
這日,蔡府傳出蔡老夫人病重的訊息,劉景升之妻蔡夫人急忙回家探望。
“前些日子還好好的,怎麼就突然患病了呢?”
快步進屋,沒見到老夫人,只有蔡冒。
“娘他怎麼樣?”
蔡冒一臉平靜:“姐姐,非母親病重,只為請姐姐回來,有要事相商。”
蔡夫人一聽冷靜下來,皺眉問:“什麼事需要以此為由?”
蔡冒早就驅逐了下人,四周有蔡氏高手盯著,不怕被人偷聽。
“姐姐,我欲除劉景升。”
噔!
一下子,蔡夫人驚坐起。
“你瘋了?!”
“我沒瘋,這是族中的決定,除去劉景升,扶持外甥上位。”
一邊是沒什麼感情的丈夫,一邊是寶貝兒子,自己未來的倚靠。
蔡夫人都不用多考慮。
“劉景升心腹眾多,如何除之?”
蔡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