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謀算荊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聽就知道自家姐姐的選擇,從懷中取出一物。
“姐姐,此藥名曰百日魂消,無色無味,只需每日服食一些,百日之後,一命嗚呼。
整個過程就跟人生老病死一般,就是醫術再高明,也看不出究竟。”
蔡夫人接過藥包。
之後一些場面工作,為了以免劉景升或其他人生疑,蔡夫人在蔡家守了蔡老夫人幾日才回州牧府。
入夜,蔡夫人端著羹湯去往書房。
劉景升正好不在,案上放著一封信。
蔡夫人瞥了一眼,署名是劉玄德。
半篇被遮著,只看到幾句話。
【…景升兄,自古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不遵古禮,乃取禍之道…】
“大人。”
看到這裡,門外丫鬟的聲音讓蔡夫人收回目光,面上不動聲色,心中最後一絲猶豫也沒了。
“夫君。”
劉景升見她在房中,便問:“夫人什麼時候來的?”
“妾身燉了一碗羹湯,見書房燈亮,就來了。”
劉景升也是隨口一問,剛剛他看見蔡夫人進屋,左右不過數息時間。
而且他這房中也沒什麼好隱瞞的。
“嗯,夫人有心了。”
劉景升接過羹湯,嚐了一口,味道不錯。
“夫人心靈手巧,這湯鮮美無比,想來是用心了的。”
“夫君喜歡就好。”
蔡夫人很快離去,劉景升想了想,提筆給劉玄德回信。
【玄德,我那長子平庸怯懦,又無支撐,如何能在亂世生存?
而蔡氏是為兄正妻,其所出也是嫡子,若讓琮兒繼承大位,一者琮兒聰慧,可為明主。
二者,也能避免荊州內亂,有蔡氏一族相助,或能自保……】
對於自己的繼承人,劉景升幾度權衡,甚至都寫信問詢劉玄德。
現在,總算是下定決心,要立劉琮。
他卻不知,他的大兒子那昏庸怯弱的形象,都是蔡家有意給他看到的。
揚州,王允將蔡冒的回信給寧宣送去。
“蔡氏叛亂噬主,朝廷大軍攻之,好計策,好名頭。”
寧宣表示滿意。
“大將軍,蔡氏一族在荊州根深蒂固,眼下荊州坐擁數十萬大軍,未免意外,到時需雷霆一擊,同時也能震懾天下諸侯。”
“嗯,王司徒辛苦,不如留下與我小酌幾杯。”
“固所願也。”
二人相視而笑。
自坦誠相待後,揚州徹底成了寧宣的一言堂,威望比當初的董巢更甚。
有王家為首的世家潤化,寧宣名聲極好,只有皇室憋屈。
本以為來了揚州,能夠揚眉吐氣,借寧宣之手再興炎漢,卻只是自己一廂情願了。
在玉京,還能罵董巢奸賊。
在揚州,連罵都罵不了,忠心耿耿的朝廷舊臣,似乎也慢慢疏遠。
對此,皇室憋屈之餘,又無可奈何,不敢與寧宣撕破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