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處於成熟期,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已經非常熟悉,“無中生有” 策略的實施難度增大,週期也會更短。此時企業可能需要從虛構概念轉向強調產品差異化、服務增值等方面的策略。例如,傳統家電產品在成熟期,企業不能再單純依靠無中生有一些新功能概念來吸引消費者,而要在售後服務、產品節能性等實際方面做文章。

衰退期的策略終結:在產品或服務的衰退期,“無中生有” 策略幾乎沒有作用,因為市場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已經大幅下降。這個階段需要考慮終止相關策略,尋找新的產品或服務機會。例如,膠捲產品隨著數碼攝影的普及進入衰退期,膠捲企業再怎麼無中生有宣傳膠捲的優勢也難以挽回市場的頹勢。

四、企業內部資源與能力

資源消耗與可持續性

營銷資源:“無中生有” 策略的實施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營銷資源,如廣告費用、人力成本等。當企業的營銷資源消耗到一定程度,並且繼續投入該策略的邊際效益遞減時,就需要考慮結束這一策略週期。例如,企業為了推廣一款虛構有特殊功效的保健品,投入了大量的廣告費用,但銷售增長逐漸放緩,此時資源的可持續性成為限制策略繼續實施的因素。

創新能力:企業內部的創新能力也會影響策略週期。如果企業難以持續創造出新的、有吸引力的 “無中生有” 概念,那麼策略的實施週期可能會較短。例如,一家缺乏研發能力的企業,在透過無中生有宣傳產品的創新功能後,無法及時推出新的概念,可能很快就需要調整策略。

內部協調與執行能力

部門協作效率:“無中生有” 策略的實施需要企業內部多個部門的協作,如市場部、研發部、銷售部等。如果在策略實施過程中,部門之間的協作出現問題,影響策略的執行效果,可能需要提前結束策略週期,重新調整內部協作機制後再推出新的策略。例如,市場部推出的無中生有宣傳概念與研發部實際能提供的產品支援脫節,導致客戶投訴增加,此時就需要考慮策略的調整。